Virtual currency
-
揭開虛擬貨幣神秘面紗:加密貨幣入門指南②
也許你聽說過比特幣這個詞,但是未必知道它究竟是什麼。 比特幣其實就是一種虛擬貨幣,或者說是數位加密貨幣。 它可以以互聯網為媒介在用戶之間流通。 瞭解比特幣 比特幣是摸不著的,也沒辦法放進你的錢包裡面。 任何數位加密貨幣都是純數位化的。 所以比特幣只存在於接入比特幣網絡的電腦之中。 要想操作比特幣,你需要在個人電腦上安裝比特幣軟件,或是使用線上提供的比特幣服務。 你應該把比特幣當作是可以在互聯網上使用的現金。 也就是說,你可以支付比特幣來換取產品/服務,也可以出售產品/服務來賺取比特幣。 但是你不可以把比特幣存進一般的銀行帳戶裏。 比特幣的交易只能在比特幣網絡上進行。 在開始使用比特幣之前,你需要在你的電腦裏下載一個比特幣軟件用戶端,或是加入一個線上的網絡。 在接下來的文章裏你將會學到更多的相關知識。 比特幣與黃金 讓我們先來瞭解一下比特幣如何誕生。 在大蕭條時代,黃金可以作為流通貨幣使用。 當時的羅斯福總統簽發了一條總統令,禁止任何人持有超過一百美金的等值黃金。 如果你手中的黃金價值多於一百美金,你必須把超出的部分上交給聯邦儲備銀行。 違反這項規定的人將面臨最高十年有期徒刑的刑罰。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貨幣是被政F控制的。 政F可以沒收人們手中本就不多的黃金,誘導金價上浮,然後利用沒收的黃金來充實國庫。 一群(或許只是一比特)研究員吸取了歷史上的教訓,决心創造一種不受政F或者任何機构控制的貨幣。 這種新貨幣可以用來購買商品和服務,但是政F卻沒有辦法從貨幣上獲利。 於是,中本聰這個名字進入了大家的視野。 中本聰可能只是一個化名。 這個名字的背後究竟是一個人,還是一群人,至今還沒有人能够確認。 我們只看到中本聰將一篇提出了“比特幣”概念的論文發送給了一個探討密碼學的郵件群組。 在此之前,中本聰從來沒有使用過這個郵件群組,這個群組裡面的用戶也從來沒見過中本聰這個名字。 幾個月之後,中本聰將一個叫作比特幣0.1的軟件發送給了同一個郵件群組。 接下來的幾個月,中本聰又發佈了幾次消息,然後便銷聲匿跡了。 可是,他/他們提出的比特幣概念在各大論壇上引發了熱議,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這種匿名的、去中心化的電子錢不受任何監管機构的控制。 這一點和全世界所有的貨幣,不管是大蕭條時代的黃金,還是當今的美元都截然不同。 你也許會問,既然比特幣和比特幣網絡不受任何監管或政F機构的控制,那麼使用比特幣是不是合法的呢? 答案是肯定的。 雖然監管和政F機构仍然在對比特幣的使用和它的支付網絡進行調查研究,但是在如今的美國,以及很多其他國家,使用比特幣都是合法的。 比特幣可以用在什麼地方? 如你所知,比特幣並非是一種嚴格意義上的貨幣。 不過,等到它更廣泛地流通起來之後,一定可以成為一種真正的貨幣。 現時,人們將它當作貨幣來看待,是因為它可以被用來在網絡上進行交易。 越來越多的線上商戶開始接受比特幣支付。 不僅如此,一些傳統的實體店鋪也對比特幣打開了大門。 還有些大型零售商也允許使用比特幣來購買他們的商品了。 在國外,如果你想要找一間可以方便地使用比特幣消費的網店,那麼你應該去Bitcoinin. com看一看。 Bitcoinin. com和亞馬遜類似,提供了多種多樣的商品。 當然,現時在國內是行不通的。 比特幣和傳統貨幣對比 比特幣所引發的爭議之一,就是它和紙幣之間的區別。 比特幣的發明是為了擺脫政府對貨幣的控制。 然而,這也意味著沒有政府來擔保比特幣的安全性。 往好的一面說,比起信用卡支付,零售商們發現比特幣支付的到賬速度更快,流程更簡明。 這個優勢可能會讓比特幣在與現金的比較中略勝一籌。 使用比特幣來買賣商品是很安全的。 不過,假如你弄丟了比特幣,那你也就同時遺失了你的全部地址和私人金鑰。 所以,備份你的比特幣相關資訊是一項很重要的預防措施。 看好你的比特幣錢包 不想你的比特幣錢包被盜,就要增强對它的安全保護。 你可以將錢包備份保存在外接設備之中,及時備份錢包,並且使用有效的,最新的殺毒軟體。 還可以通過加密給錢包新增一重保護。 使用比特幣交易的手續費相對較低,這也是使用比特幣的一個好處。 比特幣的另一個優點在於每一筆交易都不可以被撤銷,也不涉及中間人。 和任何一種貨幣一樣,比特幣也有一些缺點。 首先,比特幣和其他貨幣之間的兌換手續比較麻煩。 後面我會講到將本地貨幣兌換為比特幣的方法。 總之一句話,兌換的過程不簡單。 其次,比特幣的交易不像信用卡那樣是即時完成的。 每一筆比特幣交易都必須花費一點時間來通過整個比特幣網絡的驗證。 瞭解了使用比特幣的好處和不足,你可能有點猶豫:到底有沒有必要為比特幣花這麼多心思? 雖然這個問題的答案因人而異,但是下麵這句話應該有助於你做出自己的决定:沒有人或機构有辦法控制比特幣和它的網絡。 所以你持有的比特幣資產是私有的。
-
揭開虛擬貨幣神秘面紗:加密貨幣入門指南①
數位貨幣的出現在金融世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動,更直接動搖了當今經濟體的未來發展趨勢。 傳統貨幣“虛擬化” 而對於普通人來說,僅僅存在於網絡中的虛擬貨幣是一個難以置信的概念。 比起實實在在的硬幣或者紙幣,摸不著的東西怎麼可能被稱作是真實的貨幣呢? 但是大多數人都還沒意識到,其實他們每天從銀行帳戶裏支出的錢,也不過是銀行系統裏的一個記錄罷了。 你的薪水是直接打進個人帳戶裏的一串數位。 同樣地,從銀行拿到的按揭或私人貸款,也只是一組組在虛擬系統裏轉帳的數位而已。 信不信由你,自從部分準備金制度在幾個世紀以前被提出且迅速被接納以來,銀行業務已經十分“虛擬化”了。 你以為銀行會把所有存款都鎖起來,以防所有儲戶在同一天跑來把自己帳戶裏的餘額一口氣都取出來嗎? 當然不會了。 銀行只需要留下全部存款額的一小部分作為準備金。 而準備金以外的部分都是可以貸出的資金。 部分準備金制度已經施行了幾個世紀了,也沒看到什麼人對銀行帳戶裏的“虛擬”貨幣有什麼大驚小怪的。 可是一講到虛擬數位貨幣的概念,各種懷疑論的聲音就冒出來了。 我們已經習慣使用電子交易了 最近十年間,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使用像某寶或微X這樣的電子交付服務商來購物了。 當你使用網絡交付服務商進行交易的時候,你輸入的金額只是以數位貨幣的形式存在的。 如果你在像某東這樣的電子商務平臺賣東西,買家就會將數位貨幣轉入你的某東帳戶來付款。 接下來你可以用這些數位貨幣再去購買其他商品。 只有當你把虛擬帳戶的餘額轉入自己的銀行帳戶,然後從ATM機上面取出來的時候,它們才能變成真錢。 只有在這個時候,虛擬貨幣才轉換成了真實的實體貨幣。 隨著人們對電子交易越來越熟悉,電子交易的用戶數量呈現出指數級的增長。 很多傳統的銀行現在也傾向於讓他們的客戶在網上銀行來查看帳戶餘額或是進行電子化交易。 當然了,你通過數位科技進行網上交易時,實際上依託的仍然是真實的貨幣。 你所做的,只不過是利用數位科技來操作資金而已。 比較起來,電子交易和數位貨幣是相去甚遠的兩種概念。 什麼是數位(虛擬)貨幣? 虛擬貨幣的誕生,源於人們對大型金融機構的不信任,以及對銀行間電子交易的擔憂。 第一種真正意義上的數位貨幣就是完全獨立於銀行機构的。 一群軟體工程師在2008年創造了世上最早的數位貨幣,也就是比特幣。 它的設計理念,就是要幫助人們從政F和央行手中,奪回對貨幣的控制權。 數位貨幣最重要的特點是具有一定程度的匿名性。 數位貨幣的使用者不需要透露自己的身份。 每一筆數位貨幣交易都被記錄在公開的區塊鏈之中。 雖然所有人都可以看到區塊鏈中的交易記錄,但是交易雙方的身份並不是直接記錄在案的。 實際上,交易雙方的身份是通過記錄伺服器地址而間接地被保存下來的。 需要注意一下,人們說起數位貨幣的時候,可能提到三個不同的術語。 雖然常常被混用,這些術語之間還是有些微小的差別: 虛擬貨幣:虛擬貨幣是指不受機构監管,而是由它的開發者自行管理的貨幣。 你可以像使用傳統貨幣一樣,使用虛擬貨幣進行買賣交易。 但是虛擬貨幣並不是由官方機构發行的實體化的法定貨幣。 數位貨幣:數位貨幣是在電子平臺上開發和使用的虛擬貨幣。 同樣的,數位貨幣也不是由官方發行的貨幣。 數位加密貨幣:數位加密貨幣是一種特殊的數位貨幣。 它通過加密演算法來提高貨幣的安全性。 經過加密的貨幣很難被偽造,囙此加密貨幣是一種更安全的數位貨幣。 怎樣使用虛擬貨幣 虛擬貨幣使用起來和傳統貨幣基本上是一樣的。 在交易中,你既可以支出數位貨幣以換取產品,也可以出售產品或服務來賺取數位貨幣。 只要知道對方的地址,就可以完成支付。 不需要直接向對方本人付款。 只要你不把它花掉,或是兌換成現金,數位貨幣就會一直存儲在你的電子錢包裡面。 每一筆虛擬貨幣的轉帳和交易記錄都保存在區塊鏈資料庫之中。 區塊鏈分佈存儲於由運行著相同的數位貨幣軟件的電腦所構建的龐大網絡中。 每一筆新交易都會被驗證並且添加到區塊鏈之中。 大部分虛擬貨幣都設計了被稱作“挖礦”的機制,用來維持區塊鏈的正常運行。 個人電腦只要安裝運行特定的程式,就可以幫助整個虛擬貨幣系統驗證和處理新的交易。 這些用戶們被稱作礦工。 因為提供了系統支援並且參與了區塊鏈的維護,礦工們會得到一些虛擬貨幣作為獎勵。 如今,使用個人電腦的獨立用戶想要通過挖礦來賺取更多比特幣,幾乎是不可能的了。 只有使用擁有强大處理能力的高端電腦,或是在大型礦池裡面挖礦的用戶,才有可能挖出較多的比特幣。 好在還有很多其他種類的虛擬貨幣能够提供誘人的挖礦獎勵。
-
加密貨幣割韭菜:告訴你誰才是頂級收割者
幣圈從不缺少與欲望、財富、貪婪、恐懼相關的戲碼。 經歷了2017年9月4日的“政策大清洗”和2018年下半年的幣圈低谷期,幣圈中做著“一夜暴富”夢的仍有人在。 近日,曾經偃旗息鼓的幣圈又精神起來,在各種群裏為各種虛擬貨幣喊單。 相關部門也對違法虛擬貨幣行為進行了一輪新的打擊。 幣圈內外是兩個世界 幣圈內的一些人在各種群裏及項目白皮書中尋尋覓覓,任何政策性的風吹草動都會在圈內引起陣陣躁動; 幣圈外的人大多一臉蒙圈,官方早就禁止的虛擬貨幣交易為何還能存在,到底哪些人在玩? 虛擬貨幣作為區塊鏈科技的最早應用,從誕生之日就充滿爭議。 不可否認,空氣幣、傳銷幣等虛擬貨幣讓幣圈亂象叢生,但也變相的讓一些普通老百姓聽說但也誤解了“區塊鏈”這個詞。 想要客觀的看待虛擬貨幣和幣圈,就需要看清幣圈產業鏈中的主要參與方,明白這些人在幣圈產業鏈中處於何種位置 先別把比特幣一棒子打死 首先要說明,我不是特意來抹黑幣圈的(我持有比特幣,也確實在幣圈賺到了一部分錢),而是想讓大家對虛擬貨幣和幣圈有個客觀且真實的瞭解。 我算是比特幣的擁躉。 2012年時,就接觸了比特幣,並研究了比特幣的白皮書。 2008年9月15日,曾經的美國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破產,美國次貸危機最終演變為全面金融危機。 一個半月後,一比特自稱中本聰的人在網絡上發表了一篇《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這讓部分研究比特幣的人認為,實現金融去中心化的比特幣能有效的防範金融風險。 但比特幣這個詞進入普羅福斯的視野還是始於2017年的ICO熱潮。 ICO被提出的初衷之一是為了一些創業企業融資。 2014年的ICO項目僅存在雲科技、加密貨幣以及區塊鏈核心技術行業,但後來被一些鑽法律空子的人給玩壞了。 2017年以前,中國境內ICO項目只有5宗,但2017年上半年就出現了65宗,ICO這個專屬幣圈的詞才出圈了,再加上後來李笑來等幣圈KOL的站臺,才出現了“全民ICO”的境况和被割的韭菜。 但這種瘋狂很快被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於2017年9月4日印發的《關於對代幣發行融資開展清理整頓工作的通知》打斷了。 受“94政策”的影響,一些虛擬貨幣的交易轉向場外交易或者暗網交易,同時還興起了各種場外交易交流群。 在這個過程中,一些不知名的虛擬貨幣交易所倒閉了,但第一梯隊的交易所開始把注册地改在國外,例如新加坡、馬爾他、百慕大等。 很少有人知道這些交易所的常駐辦公地點在哪裡,他們大多是分佈式辦公。 現在大家提到幣圈就認為是騙人的,是因為很多不懂幣圈邏輯的人被空氣幣和傳銷幣割了韭菜,很少是因為持有比特幣覺得自己虧了的。 雖然國內是禁止比特幣交易的,但國外一些國家例如法國等,對比特幣持相對開放的態度。 從2019年初開始,法國政府允許商店出售比特幣的系統在大約4000家商店試行。 這些系統軟體有利於客戶購買價格從50歐元至250歐元不等的小額比特幣收據,然後他們可以通過和軟件相關聯的網站將其轉換為比特幣。 Facebook也在研究數位錢包,研究Libra等。 此外,真正研究加密貨幣的人都喜歡將幣說成Token。 例如一個項目的內部科技團隊發了10萬個Token,一些圈內人是出於對平臺或者底層協定的一種訪問或者使用權利而購買(排除套利者),使用的是不受監管的眾籌模式。 在這個階段,這個Token是Utility Token,是實用性Token,不具備炒作的内容。 只有Token上了虛擬貨幣交易所,成為Security Token(證券型代幣)才會被炒作,才會大漲大跌。 現在各種虛擬貨幣交易所的虛擬貨幣都是後者。 但在一些區塊鏈科技落地項目中,可能會有一些Token的存在,他們現在更多的是擔任積分的作用,是為了鼓勵用戶使用區塊鏈場景落地的APP,經常使用這些APP的用戶可以獲得一定的Token,並在APP裏用Token換購相應的產品,他們沒有交易内容。 所以我出席行業會議時常說,要辯證的看比特幣,先別把比特幣一棒子打死。 退一步講,如果用戶能理解現在幣圈產業鏈是怎麼運作的,或許能更好理解我說的這句話。 幣圈頂級收割者 在幣圈“混”久了的人都有一個共識,虛擬貨幣交易所是幣圈頂層收割機,處於幣圈食物鏈最頂端,其盈利管道主要有:交易手續費、項目上幣費、投票費用、虛擬貨幣做市商業務賺取差價等方式,一旦用戶規模效應起來,這些收入都是很可觀的。 以項目上幣費和交易手續費為例,某二線虛擬貨幣交易所的上幣費就要15個比特幣,第一梯隊的那三大交易所的上幣費有多貴就不用說了。 所以,幣安的創始人趙長鵬從碼農到個人財富總額達20億美元只用了180天,他還登上過《福布斯》雜誌封面,這都是有原因的。 虛擬貨幣交易所還有一部分收入來自用戶的交易費,不同虛擬貨幣交易所的交易手續費不同。 國外財經網站Howmuch曾統計,高峰時期,幣安每天通過收取手續費能獲得348萬美元的收入。 虛擬貨幣交易所來錢這麼快,所以很多投機者就把心思放在交易所上。 除了大家熟知的3大交易所外,現在市面上存在虛擬貨幣交易所就有上千家,排名機构“非小號”上的交易所就有近400家。 但非幣圈的人一定都有一些疑惑,兩年前國家就對虛擬貨幣和交易所有了明確的監管政策,禁止所謂的代幣融資交易平臺從事法定貨幣與代幣、“虛擬貨幣”相互之間的兌換業務,為何這些虛擬貨幣的交易所還能存在,還有人在買賣虛擬貨幣。 這是因為有一部分虛擬貨幣交易所在2017年9月4日之後,慢慢退出中國市場了,將注册地遷到了海外,例如新加坡、百慕大、馬爾他等國家和地區。 前幾天,有傳言說幣安在上海的辦事處遭警方突擊檢查關掉辦公室,對此幣安還官方闢謠稱,公司在上海並沒有固定辦公室,不可能有警詧突擊檢查並關停。 在幣安官方闢謠之前,幣圈的一些人就知道傳言中被查的公司就不是幣安,因為幣安在圈內有“遊牧民族”之稱,幣安的總部到底位於哪個都市沒人知道,幣安全球都是分佈式的辦公。 虛擬貨幣交易所第一梯隊中的另外一個交易所(為了避免有給某交易所站臺的嫌疑,不透露交易所名稱)總部在中國,但他們一直在謀求轉型,例如成立區塊鏈應用研究院等。 但還有很多虛擬貨幣交易所處於灰色地帶,例如最近被定性為“涉嫌詐騙”的虛擬貨幣交易所BISS(幣市交易所)。 BISS除了宣稱自己是全球首家會員制交易所,還宣稱自己是“全球首家幣幣+幣股交易所”,投資者不僅可以交易虛擬貨幣,還能一鍵買美股,這有繞開外匯管制之嫌。 虛擬貨幣交易所油水大,還催生了一些專門提供交易所搭建科技和服務的公司,例如圈內人都熟知的ChainUP,其覈心業務之一就是幫助B端創立數位貨幣交易所。 ChainUP就曾在其官網透露,自己已經服務了全球100多家交易所,個別交易所日交易量曾一度突破200億人民幣。 試想一下,如果很多虛擬貨幣交易所是由某一家公司提供技術支援和服務,那麼暗箱操作的可能性有多大!? 在幣圈韭菜已經不够用了 與2017年比,現在幣圈的情况是,虛擬貨幣交易所越來越多,但購買和交易虛擬貨幣的人少了很多。 曾有幣圈的大V在微博說,現在的幣圈“80%的交易所,10%媒體,6%項目方、3%社群,1%韭菜”。 具體百分比是否準確我沒有深究過,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在被“收割”了一輪又一輪之後,現在的韭菜明顯不够用了。 今年10月24日,官方給區塊鏈科技定調後,一些幣圈的人以為風口來了,又開始喊單了。 前一段時間還有人說讓我看看區塊鏈的新項目,就是採用共振概念,後來我把這人拉黑了。 幣圈內的一些人開始接觸共振幣始於2019年年初。 2019年2月24日,抹茶交易所(mxc.com)上線共振幣“鼻祖”VDS。 據公開資料顯示,VDS在抹茶上開盤漲幅高達492.66%。 在VDS之後,抹茶又陸續上線了LDS、HDS、FDS等多種共振幣。 但我認為共振幣本質上依然屬於傳銷和資金盤的玩法,專門給有著暴富情節的人洗腦的。 據我瞭解,一些買過虛擬貨幣的人自己是知道官方對虛擬貨幣的監管,也知道交易虛擬貨幣處於灰色地帶,他們之所以買和交易,大多是受了暴富的誘惑。 但幣圈真的賺到錢的大多是項目方和交易所,虛擬貨幣的散戶基本沒有賺錢的。 有小概率的散戶賺到了一點錢,但又想著再賺一筆,結果賠的越來越多,而且一些虛擬貨幣交易所還提供杠杆服務,所以韭菜賠的越來越多。 曾經有OKEx的用戶反映自己曾遭遇了定點爆倉、強制平倉等詭異的交易過程,資產受損,還曾向我詢問該怎麼辦,這種找證據太難了。 我身邊一些持有比特幣的人,大部分都不會頻繁買賣,而是將其作為一種避險資產。 比特幣嚴格來說是一種加密資產,擁有和黃金、原油類似的内容,當美元有違約風險或者貶值預期時,大家對黃金、原油、比特幣的需求會增長。 例如今年7月美聯儲出現降息的操作,美元連續走低,這也導致了黃金創出了6年的新高,原油大漲,比特幣價格大漲。 這就回到了我剛開始說的話題,先別把比特幣一棒子打死。 需要指出的是,不是所有人都適合持有比特幣,畢竟2013年12月央行就發佈了《關於防範比特幣風險的通知》,提示防範比特幣可能產生的洗錢風險等。 幣圈很考驗人性 我雖然不是2009年最早研究比特幣和區塊鏈的那波人,但在幣圈也呆了7年多。 在幣圈真的可以用一年上天,一年入地來形容,幣圈很考驗人性。 幣圈的一些人是知道其中的規則,但是受不了暴富的誘惑,賺了一筆,就移居海外了,現在也沒法回國。 但也有一些人,是真想研究數位貨幣,所以拒絕一些幣圈酒會或宴會的邀請,但也慢慢被圈子淡忘了,甚至會被嘲諷為幣圈清流。 其實主要開始看這個人的性格甚至是人性,有些人給自己樹立了底線,就像羅永浩在出現債務危機後,被幣圈的好多比特紅人邀請加入,但羅永浩都拒絕了一樣,發幣不是難事,就看你打不打算做。 不過現在想鑽政策的空子已經很難了。 最近幾天,深圳、上海和北京等地的監管部門已經發出重拳出擊非法虛擬貨幣的號令,全國性清理整頓的大幕或許已經開啟。 有權威資料顯示,2019年以來,全國共關閉境內新發現的虛擬貨幣交易平臺6家,分7批科技處置了境外虛擬貨幣交易平臺203家; 通過兩家大的非銀行支付機构,關閉支付帳戶將近萬個; 微信平臺方面,關閉文宣行銷小程式和公眾號接近300個。 為確保資源都用在區塊鏈科技發展上,防止好的政策導向走偏到虛擬貨幣上,政府對虛擬貨幣採取更加嚴厲的高壓政策都在意料之中,想在幣圈渾水摸魚越來越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