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X的发展期待—稳定币机制构建金融效率

一天一小跌,幾天一大跌,這個時候,幣圈的使命更重要,但是發展的方向更迷茫。 幣圈是一個資金市場,這個市場體系自內而外地非常脆弱:圈內問題很多,導致圈外不認同。 監管層的態度,90%的區塊鏈項目,都是騙子。 前幾天看到個視頻視頻,談到上市公司沒有戰畧自主權,被迫追求財務資料,甚至財務做假。 而區塊鏈項目完全不同,它可以是虧錢的,只要流量上去,代幣價格上去,戰畧成功,項目方受益,幣民受益,一切問題都不是問題……

PAX幣的发展期待

實事求是,幣市跌跌不休,難免有些優秀的項目被躺槍,反過來抑制了鏈圈和幣圈健康成長的生命力。 在這種情況下,有幣區塊鏈即使有價值應用落地,也很難順速普及。 幣圈的高效金融應用不落地,鏈圈的應用落地就更難。 今天專題分享:PAX的發展期待——穩定幣機制構建金融效率經濟之投資服務體系。

一、根基决定一切

與其說是穩定幣,不如說是基礎幣。 穩定幣機制的長遠意義,鏈圈和幣圈的認知度遠遠不夠,幣圈發展了這麼久,實力雄厚的交易所,對於市場的研究和創新,非常滯後。

ICO的賺錢效應,左右了很多實力機构的資本決策,資本一擁而上去搶錢,結果不止是把ICO做死了,還把已經賺取的財富還給了市場。 這跟環保是一個本質,不保護發展的大環境,終究被大環境的惡化付出更加慘重的代價。

幣圈的混亂,很像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爆料問題的聲音,往往來自於深受其害的普通投資者和局外的旁觀者,幾乎看不到吃了葡萄說葡萄酸的行業自律。

資金市場的牛市效應,來自於普通投資者的瘋狂,而不是幣圈頭部玩家的智慧。 但是,市場的聲音,往往被頭部玩家所左右。 區塊鏈媒體,資源向頭部玩家集中,而不是自主發展,採集普通投資者的需求,不引導市場根基的穩固。 某段時期,動不動就是陳偉星,動不動就是李笑來,動不動就是薛蠻子。 唯物主義已經證明了人民群眾才是歷史的創造者,鼓吹頭部玩家,本質就是一種蠱惑人心的唯心主義。 要實現牛市回歸,從鞏固根基開始,從大發發展普通投資者的服務業開始。

二、穩定幣的投資功能開發

進入市場的穩定幣,自然綁定等價的法幣。 因為各國央行還沒有開發與法幣等價的數位貨幣,所以這個綁定,缺乏區塊鏈科技意義上的公開透明,使得穩定幣缺乏國家信用層面的支撐。 隨著各國法幣性質的數位貨幣開發落地,市場上可能根本不存在穩定幣的提法,交易的幣,就是央行發行的法幣數位貨幣。 所以,PAX項目本身,時間短,任務重,未來可能要脫離PAX而獨立發展。

PAX項目解析

區塊鏈項目方,從一開始ICO,很多自主實力非常低,嚴重依賴於機構投資者。 有情懷、沒實力的項目方,本身並不願意割韭菜,割了韭菜,自己的發展時間價值,也被割走了。 合作需要實力,項目方與機構投資者早期的合作,項目方需要機構投資者的資本實力和市場影響力,機構投資者需要項目方身在明處的責任主體實力和白皮書成功忽悠普通投資者的實力,所以早期合作是互利的,一拍即合。 但是面對幣市不樂觀,維持合作需要付出、需要冒風險的時候,合作就名存實亡、非常脆弱,機構投資者相對強勢,而項目方就非常弱勢。

面對幣價下跌,項目方和機構投資者,通過智慧合約,以投資的管道募集本項目代幣。 一方面,綁定了本項目代幣,拋壓减少; 另一方面,項目方和機構投資者,用募集到的本項目代幣抵押給智慧合約,向普通投資者募集債券型穩定幣,則穩定幣在實現債務功能的基礎上,實現了更深層資的投資功能。 這樣,區塊鏈項目方就具備了永續的自主發展能力,甚至可以把穩定幣投資收益的一部分,注入激勵池,實現可持續發展。

魔高一丈,任何機制,都有與生俱來的漏洞。 基金有老鼠倉,穩定幣的投資機制,同樣存在以公謀私的漏洞。 由於現時區塊鏈地址身份模糊,很難監管這種穩定幣機制下的惡意行為。 所以,如何優化投資模式的運行風險,形成實踐共識,是交易所、項目方和機構投資者三方都需要思考和自證的問題。 比如,交易所聯合社群,做項目資質投票評審; 項目方先向機構投資者秘密募集本項目代幣; 再公開向本項目普通投資者募集,透明的、有條件的、自動化的利潤分配體系,弱化機構投資者以公謀私的動力和空間。

這個構想,只能優化幣圈的現狀,但是不能改變幣圈資金市場的本質,只是盤活了佛系持幣的數位資產,同時有可能給價值應用落地帶來更大的麻煩。 即使減輕了項目方來自幣圈的壓力,也很有可能會降低項目方良性競爭、積極謀求價值落地的動力。 但是,為價值投資者謀求長期持幣的福利,為堅持在幣圈的普通投資者謀求低風險的福利,應該是幣圈制度建設這個體系需要考量的重要課題,是項目方、交易所和機構投資者需要考量的重要課題。

Author:BticoinKOL,Source:https://bitcoinkol.com/archives/492

Like (0)
Previous 09/01/2022 1:41 am
Next 10/01/2022 2:12 am

Related Articles

  • 量子鏈QNT項目分析,qnt幣前景和價格

    今天我們繼續講公鏈,沒辦法在前100名的項目公鏈實在太多,因為老牌的公鏈問題太多,你隨便搞點東西創新下,都能說故事,能說故事就能去融資,而且你做好了公鏈,只要上面能起一個牛逼的應用,那麼你公鏈市值就能增長。 特別是在2017年那段時間,區塊鏈的發展貌似都是在圍繞本身的效能在優化,沒有好的其他應用或者方向,加上ICO又容易,所以那段時間爆發出了很多的公鏈。 今天我們講的這個公鏈就是QNT,現時市值在13億美金左右,也是排名40多,它也是18年開始推出的,那麼在規劃籌備大概也就在15-17年之間。 那麼它既然能做到這個市值,至少肯定有東西的對吧,我們前幾天講的ALGO也是差不多這個市值,ALGO也是改進了一個自己的共識,上次我們講的還記得吧,就是PPOS對吧。 然後今天看看他有什麼特點。 Quant是一家總部位於倫敦的區塊鏈科技公司,Quant(QNT)是面向未來的區塊鏈。 它的創建是為了通過提供連結多個區塊鏈的附加層來解决區塊鏈的互操作性問題。 Quant的主要目的不僅是將區塊鏈彼此連接起來,而且還將現有網絡連接到區塊鏈,並促進創建可以在多個區塊鏈平臺上運行的多鏈應用程式(又名mApp)。 Quant將使用新技術來連接區塊鏈,以設計、部署和執行可以在各種區塊鏈平臺上運行的分佈式應用程序,這項科技被稱為Overledger。 QNT是該平臺的主要加密貨幣,用於為各種mApp的開發人員和使用者提供訪問Quant Overledger平臺的許可權。 它也用於交易費用部分,開發人員可以選擇免費創建應用程式,能够為每個應用程式提出交易費用。 Quant的起源 Quant由Gilbert Verdian創立,Gilbert Verdian於2009年在英國政府財政部工作,後來加入澳大利亞衛生部,擔任首席資訊安全辦公室。 2018年6月,Quant推出,其唯一的使命是在全球範圍內連接區塊鏈和網絡,而不會降低網絡的效率和互操作性。 它是第一個通過創建區塊鏈作業系統來解决互操作性問題的區塊鏈網絡。 什麼是Quant Overledger? Quant Overledger OS是分佈式帳本科技(DLT)的第一個里程碑。 Overledger的創建是為了連接企業、公共機构和監管機构的現有DLT系統。 Quant是一種可交互操作的通信協議,為開發人員和企業提供了一個網絡,以便同時連接多個DLT並與之互動。 Quant提供企業級解決方案。 此外,這些解決方案面向未來,可在不新增成本的情况下提供擴展選項。 Quant網絡確保在任何協定或平臺上傳輸可交互操作的數位資產。 Quant Overledger如何工作? 區塊鏈之間溝通障礙的消除,以及支援使用MApps作為dApp在不同帳本上運行,促使Overledger團隊設計了一個同時支援互操作性和擴展能力的架構。 所討論的體系結構實際上受到用於通信網絡的TCP / IP模型的啟發。 基於執行單個任務的類來組織它是實現平臺目標的最佳管道,將任務重新分配給建立在傳輸層上的四個不同層,囙此Overledger具有以下元件(任務的類型): 事務類:此類使用分類帳本科技處理事務的存儲,這是在多個區塊鏈領域達成共識所需的所有活動的聚集地。 通過將所有相關操作放在單個類中,此過程變得更加簡單。 但是,在特定區塊鏈上執行的交易範圍僅限於該域,這意味著它們也不能在其他分類帳本中實現。 這就是為什麼這一層由多樣化和隔離的分類帳ben本組成。 對應類:此邏輯層處理來自分類帳本的所有被視為相關的資訊。 涉及的資訊類型包括智慧合約數據、中繼資料和交易數據。 當涉及到中繼資料時,添加的字串通常表示鏈下的消息,可以解釋為有效負載。 此類還用於存儲多個應用程式之間的所有事務資訊和消息通知。 篩選層和排序層:此類處理消息,尤其是那些選取並包含事務資訊的消息。 在交易中通過雜湊引用的消息通過排序和過濾在鏈下交換。 同時,此類還負責在派生自消息層的消息之間建立連接,它還驗證鏈外消息的中繼資料。 驗證程式檢查可在事務數據上指定的應用程式請求。 例如,可以將有問題的應用程式設定為僅接受與特定位址相關的交易,或者可能需要以權杖支付才能進行傳輸。 基於在此層上實現的篩檢程式,應用程式只能考慮與將預定數量的權杖傳輸到特定位址相關的消息。 應用程式類:根據請求的格式,消息被視為有效,並且簽名可能會更新與其關聯的應用程序狀態。 不同的應用程式可以共用相同的消息,也可以創建對與其他應用程式相關的消息的引用。 這些引用使用唯一的雜湊提示來引用具有消息的分類帳本交易。 這些提示基本上是指特定加密雜湊函數的存儲位置。 它們還充當標識碼,可用於從資料庫中選擇事務並確認其不可變狀態。 共同構成OverLedger的各層包括: 交易層(Transaction layer) 這裡是實現幾個區塊鏈上達成共識所需操作的重要基地,是交易記錄儲存的地方。 然而,在特定區塊鏈上進行交易的範圍僅限於該系統,囙此如果沒有支援,它們不能在其他分類帳本中變成有效的交易。 這就是為什麼這一層是由不同和獨立的帳本所組成。 訊息層(Messaging layer) 所有從分類帳本中檢索到的相關資訊都會在資訊層中進行處理,其中包括智慧合約資料、交易資料和元資料等資訊。 過濾及交易訂單層(Filtering and ordering layer) 這一層也會處理訊息,特別是那些被選取和組成交易資訊的訊息,但這一層的目標與其他層的有所不同。 在這裡,任務是在源於消息層的消息之間建立連接,驗證元資料的鏈外消息,並檢查可定義在交易資料上的應用要求。 應用層(Application layer) 在這最後一層,篩選出的有效訊息會被用來更新相關應用程序的狀態。 各種應用可以共用相同的訊息,或引用與其他應用相關的訊息。 現時,OverLedger已經在金融、能源部門和供應鏈管理等各種應用場景中使用。 通過連接多個區塊鏈系統的資料提供者,Quant正在以一種能够簡化和數位化業務流程的管道,解開各組織和行業的孤島。 該項目正在積極構建一個未來的數字經濟生態系統,使其中的開發者和企業能够為他們的客戶建立MApps。 產品用例 量子應用商店 量子網絡的最佳財務結果是釋放QNT代幣和Overledger科技,保留全部控制權。 通過開源的管道廣泛使用Overledger。 可以創建兩種方法,類似於蘋果和穀歌商店。 開發者可以發佈免費的應用程序,能够將交易的使用費設定為零。 然而,一個前提條件是,使用該應用程序的客戶必須持有最低數量的QNT代幣才能訪問該平臺。 對於開發者打算產生收入流的應用程序,可以使用協力廠商支付處理器單獨收費,由開發者决定適當的水准。 量子應用商店計畫在2019年第一季度推出,為開發者提供創建和發佈MApps的機會。 將提供選擇,對每筆交易或應用程序的使用收取一次性費用,或對每月的經常性收入採取訂閱模式。 讓開發者根據市場的期望,為其MApp選擇最佳的商業模式。 讓用戶從收入模式中受益,激勵開發者使用QNT的科技來建立創新的MApps。 SaaS產品 AI驅動,欺詐檢測和模式識別(TrustTag)。…

    27/04/2023
    00
  • 比特幣挖礦機浪費那麼多電能够產生什麼對人類有用的東西?

    當神秘的、可能不存在的中本聰在2009年鑄造世界上第一個加密貨幣時,計畫是創建一個去中心化的支付平臺,這將徹底改變我們買賣一切的管道。 根據Nakamoto的創始白皮書,比特幣的意義在於實現即時、無國界的交易,而無需當今存在的高額費用或外匯障礙。 十年過去了,不可否認的是,比特幣已經成為主流,但可能並不像中本聰想像的那樣。 加密貨幣並沒有促進日常交易,而是大體上成為投機資產,一種數位黃金,吸引了相信自己能够在未來轉售所持資產以獲取巨額利潤的投資者。 比特幣淘金熱帶來了一個問題:大量的電力消耗。 如果比特幣是一個國家,它將在全球能源使用量排名前30比特。 根據Digiconomist的比特幣能源消耗指數,這大致足以為擁有數千萬人口的國家提供電力,這些國家的環境負擔估計為34兆或更多。 當然,就環境負擔而言,比特幣在加密貨幣中並不是獨一無二的,但其高知名度和獨特的低效率交易審批系統使其成為一個容易的替罪羊。 與此同時,作為其基礎的區塊鏈科技可能是實現更環保未來的關鍵。 為什麼比特幣消耗這麼多能源? 從概念上講,比特幣似乎不需要大量電力。 您所要做的就是點擊或點擊您的智能手機來買賣加密貨幣。 幾十年來,我們的電子網絡對其他類型的數位交易也有同樣的作用。 但正是比特幣的去中心化結構推動了其巨大的碳排放足迹。 這是因為為了驗證交易,比特幣需要電腦來解决越來越複雜的數學問題。 這種工作量證明共識機制比在集中式網絡上驗證交易更加耗能。 安永全球區塊鏈負責人Paul Brody表示:“就比特幣而言,這是通過讓許多不同的競爭對手都進行競賽來完成的,以查看他們能够多快地打包交易並解决一個小數學問題。” 最快的電腦不僅可以驗證交易,還可以通過比特幣支付的形式獲得小額獎勵。 在比特幣的早期,這個過程並沒有消耗能供一個國家的電量。 但加密貨幣科技的固有特性是,隨著越來越多的人競相解决數學難題,數學難題變得越來越難——隨著越來越多的人試圖購買比特幣,這種動態只會加速。 為了解决這個問題,越來越多的專用電腦(稱為礦機)正在加入競爭,為生態系統注入大量計算和電能,以爭取成為第一個解决比特幣數學難題並獲得相關獎品的人。 這意味著即使可能有數十萬臺電腦競相解决同一個問題,但最終只有一臺能够獲得比特幣酬金。 “當然,這是一種浪費,因為所有工作的機器中有99.99%只是因為沒有贏得比賽而放弃了結果,”布羅迪說。 雖然這個過程產生了公平和安全的結果,但它也產生了大量的碳排放。 布羅迪說:“我非常懷疑(無論是誰創立了)比特幣在未來會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囙此,我們正在談論的巨大力量。” 這個過程也需要大量時間:每筆比特幣交易需要10分鐘以上。 其他數位交易,例如由Visa提供支援的交易,只需不到一秒的時間,並且使用大約1/500000的能量,因為它們依賴於中央機构來驗證交易。 比特幣的能源問題可以做些什麼? 解决比特幣近乎大陸規模的能源消耗問題並不需要回到中心化系統,比如Visa的網絡——畢竟,比特幣的覈心承諾是消除卡網絡等中間商及其對金融的集中權力。 相反,比特幣的擁護者有很多選擇。 改用可再生能源 現時,估計有39%的工作量證明採礦是使用可再生能源進行的。 囙此,對於比特幣來說,通往綠色未來的最明顯途徑可能就是提高這一數位。 已經出現了無數的初創公司來解决這一差距,每家公司都瞄準了為比特幣帶來更環保能源的新方法。 以香港的LiquidStack為例,它旨在更有效地降低採礦設備的溫度,或者以冰島的Genesis Mining為例,它專門使用可再生能源。 然而,這些解決方案未能解决即使注入比特幣工業園區的所有能源都是綠色的,但在大規模上,其工作量證明驗證科技本質上是浪費的。 向權益證明系統過渡 eToro加密貨幣市場分析師西蒙彼得斯說,加密貨幣可以從工作證明轉變為股權證明,這不需要同樣的瘋狂衝刺來解决複雜的難題。 簡而言之,股權證明要求網絡參與者將少量加密貨幣輸入彩票,以便有機會驗證交易。 這種想法是,如果您將一定數量的價值作為抵押品,您就不太可能準予會使貨幣貶值並花費您股份的欺詐性交易。 因為權益證明系統消除了競爭性計算元素,“它節省了能源並允許PoS中的每臺機器一次處理一個問題,而不是PoW系統,其中一組機器急於解决相同的問題問題(從而浪費能源),”彼得斯說。 乙太坊,為乙太幣和大多數NFT提供動力的區塊鏈系統,正在從工作量證明轉換為權益證明。 這將大大减少基於乙太坊的加密貨幣和區塊鏈的能源消耗,估計减少99.5%。 擁抱預挖礦 為了避免快速解决數學問題以賺取數位硬幣所涉及的浪費計算,一些加密貨幣引入了預挖,該系統在功能上與法定貨幣或股票非常相似。 中央機构,如美國政府(以美元為例)或公司(以股票為例),創建一定數量的項目,然後根據世界上正在發生的事情小心地將其釋放到經濟中或他們的生意。 預挖加密貨幣的工作方式相同。 “像XRP [也普遍稱為Ripple]等其他幾個加密資產根本沒有被開採,而是通過算灋生成,”彼得斯說。 “這消除了對專用高速採礦設備的需求。” 在這些系統中,交易在被添加到貨幣的區塊鏈記錄之前仍然由去中心化的驗證者網絡進行驗證,但是參與交易的人可能需要支付少量的交易費用來補償驗證者自貨幣系統以來的努力本身並不總是獎勵他們。 在XRP的情况下,這筆費用現時只是一美分的一小部分。 將比特幣轉換為權益證明或預挖系統並不容易:要從根本上改變比特幣協定,必須說服大多數礦工同意新系統,當數十億美元處於危險之中時,這是一個艱難的問題現有系統工作,如果緩慢且電力效率低下。 上一次發生如此大規模的變化時,礦工並未普遍接受,導致所謂的“硬分叉”創建了一種名為比特幣現金的單獨加密貨幣,該加密貨幣後來硬分叉成比特幣SV等。 引入碳信用額或費用 碳信用代表政府準予的公司向環境排放一定量碳排放的能力。 它們通常被證券化,這意味著它們可以被不需要產生大量排放的公司交易給其他需要排放的公司。 這會激勵公司生產低於其配額的產品,並懲罰那些超過配額的公司。 對於一家加密礦業公司,這可能意味著它從另一家公司購買碳信用額度,以幫助抵消其產生的排放量或轉向更環保的能源,以便通過出售其信用額度獲得利潤。 Baker Botts環境、安全和事件響應部門主席Scott Janoe說:“這些方法在《清潔空氣法案》等各種計畫下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可實現產品的淨零排放。” “所以我會看到將信貸產品用於比特幣挖礦和交易以抵消這些排放的趨勢。” 布羅迪同樣預見到消費者能够支付費用來抵消他們的加密貨幣排放。 “我預計未來將有可能同時在乙太坊等網絡上支付交易處理費以及碳抵消費用,就像您在乘飛機旅行時可以選擇一樣,”他說。 區塊鏈的環境未來 根據Digiconomist的數據,除了環境影響之外,現時電力成本估計每年消耗比特幣採礦業28%的盈利能力。 然而,通過更有效地創造數位硬幣,礦工不僅會新增他們的盈利能力,而且還可能使比特幣的真正革命性方面——區塊鏈更有可能成為主流。 布羅迪說,將類似於公共分類賬的區塊鏈科技集成到經濟生活的每一個縫隙中,可以降低許多企業的碳足迹。 “例如,我相信智慧合約(如乙太坊啟用的合約)將允許公司通過自動檢查以確保採購訂單符合條款和條件,從而實現其大部分複雜支付和業務流程系統的自動化。契约,”他說。 這可能使公司减少需要通勤到辦公室處理訂單的員工數量,從而减少與運輸相關的碳排放。 儘管我們可能不知道未來幾年區塊鏈科技的全部潜在綠色應用,但已經有人談論使用它來解决重大問題,例如幫助公司更好地記錄碳排放,甚至在真正的元移動中,使用區塊鏈驅動碳信用邁向碳中和的未來。

    08/05/2022
    00
  • 創投實驗項目CultDAO有投資價值嗎?

    在近日的文章留言中,有讀者提到了Cult DAO這個項目。 這個項目近期在圈內非常熱門,它的加密資產在短期內漲幅驚人。 雖然我沒有在第一時間瞭解到這個項目,但當我發現它時就對它的模式產生了一點興趣,所以也花了一些時間學習。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對這個項目的看法,順便聊一些更廣泛的話題。 這個項目通俗地說就是去中心化創投平臺。 這個平臺的運作管道是折開項目投資中的權力,使得投資過程盡可能去中心化。 它具體的做法是把投資過程中的兩個步驟拆開,分別交給兩批不同的人來運作。 一般來說我們在投資時,有兩個步驟,第一個步驟是花時間找項目,第二個步驟是對找出的項目進行決策,决定每個項目到底是投還是不投。 具體到這個項目,它是這麼做的:項目參與者中有一批人可以通過投票推薦自己看好的項目; 這批人有權投票推薦項目,但他們無權投票决定該項目是否獲得投資,這個是否獲得投資的決策權就交給剩下的那批項目參與者。 整個過程完全去中心化,通過公開投票進行。 並且為了讓項目盡可能做到去中心化,减少人為的干擾,項目還採用了特殊的匿名和KYC管道。 從這些具體細節我們能看出項目方真的是想進行一項偉大的社會實踐。 這個勇氣和初衷固然好,但當我們評估這個項目時要看我們從什麼角度來看它。 我們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它很可能會得到不同的答案。 如果我們純粹從社會實踐的管道上來評判它,它非常大膽、非常創新,這項創舉很值得稱讚。 我認為這也正是它的加密資產在短期內迅速高漲的根本原因。 但如果我們從這項實踐的結果來評判它,那我們就得回歸社會活動的常識了。 我相信一直讀我文章的老讀者這些年來讀文章一定反復讀到過我強調的下麵這些話: “別人貪婪我恐懼;別人恐懼我貪婪”、“機會總在悄無聲息之處,風險總在人聲鼎沸之時”。 類似上面這兩句話的說法在投資界有很多,它們說明的是什麼道理呢? 它們說明的是一個非常簡單但卻非常殘酷的道理:在投資領域,偉大的決策、英明的投資、遠見和卓識向來都不是羣衆智慧作出的。 也就是說通過一人一票的管道按多數人意見辦事的方法在投資界幾乎不可能持續作出英明、偉大的決策。 試想一下:當一個幾乎毫無價值的投資品價格不斷攀高,我周圍的人都在進場,都在談論它時,如果通過民主投票來决定這個品種現在該不該買,我們不用看結果都知道多數人投票的結果一定是買入。 同理,當一個極有長線價值的品種跌到人氣全無,大家都避之不及時,如果通過民主投票來决定現在該不該買,那結果一定是多數人投票反對買入的。 看過我這些年文章的老讀者一定知道我在上述兩個場景下的決策:第一個是賣出、第二個是買入。 我的決策肯定是和福斯反著來的。 在我現時有限的經驗中,我覺得我的這種做法還沒有犯過很大的錯,反倒是羣衆的那種做法在不停地錯。 這類例子實在是多得數不勝數。 所以至少在投資領域,這類通過民主投票的管道來進行投資決策的方法我認為其實踐結果恐怕不會太樂觀。 所以對這個項目我一點也沒有參與。

    KOL意見 12/04/2022
    00
  • 比特幣“失寵”? 加密愛好者開始青睞Solana等代幣

    對於那些聚焦於數字世界前沿的加密貨幣愛好者來說,比特幣似乎顯得有些“老派”。 由於沉溺於高增長趨勢,一些加密貨幣愛好者,甚至比特幣信仰者開始放弃最原始的加密貨幣比特幣等代幣——該類加密貨幣被設計為普通現金的替代品,轉而支持作為區塊鏈平臺原生代幣創建的“後裔們”——一種被創建為託管智慧合約和應用程序的區塊鏈平臺的本機代幣, 也被稱作智慧合約代幣(smart contract tokens)。 智通財經APP觀察到,MarketVector智慧合約領導者指數(MVSCLE)在2023年迄今上漲約36%,這一指數甚至超過了全球最大市值加密貨幣比特幣33%的漲幅。 該指數追跡的主要代幣包括乙太坊、DOT幣和Solana幣等智慧合約代幣。 其中,Solana幣今年以來漲幅達到驚人的76%。 專注於加密的資產管理公司Fineqia的首席執行官Bundeep Rangar表示,他預計最大規模的加密貨幣回報將來自支持去中心化金融(DeFi)應用程序平臺上的智慧合約代幣。 他補充表示:“這些都是你會發現資本增值趨勢的股票,類似於成長型的股票。” CoinShares的統計資料顯示,在價值約1萬億美元的數位資產領域,一些投資者似乎同意這一觀點。 該資料顯示,追跡乙太坊和Solana幣的投資產品出現了少量的資金流入,而比特幣產品卻連續四周遭遇資金流出。 統計資料顯示,前20大加密貨幣資產中約有7個是智慧合約代幣,其中包括乙太坊、dot、solana以及cardano。 來自美國銀行(33,-1.09,-3.20%)(BofA)的分析師還指出,智慧合約代幣及其支持的基於區塊鏈的應用程序類似於股票世界的成長型股票,並且通常是科技股。 美國銀行的分析師在2月24日的一份研究報告中寫道:“我們預計2023年將是加密貨幣價格分化的一年。” 比特幣長期以來一直與科技股價格“共同進退”,但隨著智慧合約代幣越來越多地承擔起加密貨幣的超級增長衣缽,這一條同步繩索可能正在發生斷裂。 2月23日,比特幣與涵蓋眾多科技股的納斯達克(11530.3325,-145.40,-1.25%)綜合指數的30天期相關性自12月初以來首次轉為負值,12月初的名額為1——表明這兩種資產走勢趨於一致。 一些加密貨幣分析人士表示,今年智慧合約代幣的相對優勢表明,儘管2022年經歷了大規模市場動盪,但最成熟的DeFi協定仍將表現穩健。 不過,他們警告稱,全球宏觀前景和全球央行政策可能會打擊加密項目及其相關代幣的增長趨勢。 CoinShares研究首長James Butterfill警告稱,現在斷言加密貨幣出現重大背離趨勢還為時過早。 事實上,比特幣的巨大影響仍然影響著整個加密貨幣市場——比特幣在整個加密貨幣總市值中的份額從年初的38%小幅上升至40%。 但另一方面,Butterfill表示,比特幣與智慧合約代幣的這種走向背離趨勢可能是加密宇宙規模擴張的潜在迹象。 “我們應該越來越多地接受這樣一種觀點,即隨著市場的發展,市場將變得更加複雜和成熟,我們將開始看到這種趨勢下的加密貨幣價格分化。”

    08/03/2023
    00
  • 灰度倒閉的概率有多大?

    今天我們聊下灰度暴雷的概率有多大,我們都知道灰度現在持有63萬個大餅,價值100多億美金,和304萬顆乙太坊,價值36億美金,如果灰度暴雷的話,那他的影響會遠遠的大於ftx。 那,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分析一下灰度倒閉暴雷的概率到底有多大? 首先是,這個消息的最早來源於一個kol,而且灰度本身並沒有太大的問題,有問題的是灰度的一個兄弟公司Grayscale,灰度的母公司叫做dcg,DCG 是加密領域最大的金融機構之一,他就是最大的,它旗下,擁有三大加密貨巨頭,分別是全球持有大餅數量最多的基金灰度資本(截至目前持有63.36萬枚比特幣),以及本輪最先爆料ftx資產有問題的媒體CoinDesk。 還有全球最大的加密貨幣借貸機构Genesis Global Capital,今天的問題就出在這個Genesis頭上了。 昨天:Genesis向客戶宣佈,“在與我們的專業財務顧問和法律顧問協商後,我們做出了艱難的决定,暫時中止貸款業務中的贖回和新貸款發放,理由是FTX造成“前所未有的市場動盪” 這個理由確實有點牽強,而且邏輯也不成立,sbf暴雷,跟你Genesis有啥關係? 其實,真正的原因是,因為今年5月份三箭資本暴雷的時候,欠了27家借貸公司的錢,其中Genesis是市場上最大的,那自己也是欠債最多的,據不完全統計,三箭資本公告欠了Genesis23.6億美金的違約金,後來雖然,他背後的母公司dcg承擔了12億美金,但是,剩下的11.6億美金的窟窿依然很難彌補。 再加上本周ftx破產後,Genesis又損失了1.75億美元存款。 隨後其母公司Digital Currency Group介入,向Genesis注入1.4億美元的流動性資金。 但是背後依然有很大的窟窿補不上。 於是市場就開始猜測了,說Genesis的母公司為了填補窟窿,會解凍(灰度基金裏的比特幣去償還債務。 好,那這個事情有沒有可能發生呢? 我可以先告訴我的結論,這個概率是很低的,因為灰度本身的運作是沒有問題的,是一家盈利能力很强的公司。 科普下灰度的GBTC: 1.灰度基金的特色就是只能存入不能贖回,並且每年躺賺2%管理費 2.你給灰度BTC,灰度會在6個月後給你GBTC的股票,按照1:1000給(實際比這個低還要扣託管費) 3.持有人只有拿到GBTC股票去次級市場才可以變現 4.在去年2月份之前GBTC一直是正溢價,高峰期時正溢價超過30%,利潤巨大 5.這就有了前年至去年年初的BTC大行情,正是GBTC套利推動 6.套利管道就是從市場買BTC交給灰度,再去美股市場借GBTC股票賣出,6個月後還回去,不斷迴圈這麼幹就不斷推高BTC價格 7.直到去年2月份,正溢價開始消失,因為每年還要付2%管理費又不能贖回,從此GBTC陷入負溢價死亡螺旋… 8.GBTC另一個好處就是給美股市場和基金提供合規購買BTC的入口。 但隨著負溢價的消失灰度也關閉了新BTC投資的入口。 9.如今GBTC負溢價高達40%,非常誇張,也就是GBTC股票背後支撐的BTC價格打了6折。 10.灰度一直希望sec能通過將其轉為ETF,這樣就可以正常贖回和買入,但sec遲遲不準予。 所以這種模式之下,灰度是躺賺,不存在爆雷的可能性,因為灰度不需要做買賣波段,用戶也無法贖回BTC,灰度巨量的BTC就這樣被鎖住了。 所以從投資上,如果你認為GBTC有一天會變成ETF,買入GBTC是個非常不錯的選擇。 GBTC整體受美帝監管,安全度還是非常高,且他獨有的躺賺模式也讓他沒有做惡的動機。 但如果說是拋售次級市場的GBTC和ETHE股票來救Genesis是有可能,但不會影響所持有的BTC現貨。 還有一種可能,如果這種情況灰度有可能申請解散基金,讓客戶贖回BTC,這個就有可能導致市場產生大量拋壓。 灰度GBTC如果解散的話,有可能需要表現為USD而不是直接給客戶btc,那這個雷就大了 但是,這個事情發生的概率極低! 你回想一下,當初Luna的雷為什麼爆的這麼徹底,就是因為他賣了大餅,如果他不賣大餅,那他的luna至少還是有個大餅倍書的,大餅雖然也會跌,但是大餅的跌幅不太可能跌99%呀,可是luna你賣了大餅,不但救不了你的ust,也救不了luna,只會讓他加速死亡。 所以,這一波dcg只有稍微有一點腦子就應該明白這個道理,一旦你灰度解散了灰度基金,或者偷賣了大餅,你灰度基本就死了,你啥都救不了,哥哥就弟弟沒救過來,反而自己也被淹死了。 好,最後來做個總結,灰度暴雷的概率不到10%,你可以發方向的抱著大餅和乙太睡個好覺了。 雷爆完了,春天就來了。

    KOL意見 18/11/2022
    00
  • 交易所不是很賺錢嗎? 那為什麼這麼多交易所都跑路呢?

    这个其实还是关于安全的问题,我要反复的讲,因为我无论怎么讲,未来都会发生,我们的听众因为使用小交易所而导致资金损失。因为,就在上周就是十一期间,我们的同学,还有因为使用小交易里面有30几个以太坊提不出来了,问我应该怎么办? 我直接把他骂了一顿,为什么骂他嗯,首先啊,这个和同学是我的老听众了,听我节目已经两年了,之前我们也有联系,虽然没见过面,但是我知道他在币安里还有很多以太坊,这些以太坊不是他的唯一资产。 这个人的至少也是个中产以上吧,所以我就没有照顾他的自尊,说过比较难听,我说你是不是傻逼,我们节目已经提过n遍了不要用小交易所,而且,这个交易所他还给我发过,我明确跟他说,不要用,他当时说在,这个交易所是国的头部交易所,而且是某个大v推荐的交易所,当时这个大v拍着胸脯说,绝对没问题,结果今天就不让提币了。 所以,到今天了,现在还是熊市,交易所也要活下去,你使用两年没问题,是因为前两年是牛市,交易所赚钱容易,可是现在熊市,交易所赚不到钱了,活着就难了。 你看下火币这一轮熊市也被整的半死不活的,就一个luna事件,火币就亏了1.5亿美金,这个可是火币半年的收入,另外火币被几个内鬼背后捅刀子,又差点捅死了,先是杜军搞了一堆的垃圾币,自己坐庄,割了一大波韭菜,就是自己发所谓的defi项目,然后自己写白皮书,自己做网站,然后自己当审核机构审核自己的项目,然后有上了自己的交易所,卖给自己的用户。后来又有朱桦为了自己的利益把公司有能力的人都给赶走了,换了自己的一帮脓包亲信上台,把火币搞的乌烟瘴气,所以,才有了后来李林的断臂求生。 最后,才下决心卖掉火币,依然绝人的离开交易所,其实,当年李林在创办火币的时候,也说跟更马云一样的豪言壮语,马云在做支付宝的时候他们公司的大部分高管和股东都是反对的,因为你在没拿到金融牌照的时候,就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是个是违法的,是犯罪行为,是要进去的,可是马云说,要进去我也要做,我有公司的决策权,我说的算,是好兄弟的都别拦着我,我进去后你们别忘了给我送牢饭就行,送完牢饭你们还要跟我保证,要继续搞支付宝,直到成功为止。 结果,马云没进去,李林是真进去了,进去几个月出来却发现,没有一个兄弟给他送牢饭,哪些当年的兄弟,反而在他背后捅刀子,这种关心他的只有他的家人,所以,李林出后说了一句话,币圈没了火币还有币安和ok,但是我的家人不能没有我。 如果,李林能明白这个道理就说明,他这一趟进去配合调查是值得的,其实李林早在2017年就财富自由了,他的钱8辈子都花不完,确实没必要冒这大风险继续干交易所了。 所以,有很多时候,交易所不是要跑路,而且抵御不了人性的弱点导致的,请我你每天面对这么多钱能不行动吗?每天面对这么多韭菜,随便一割就能赚钱,你能不割吗?就算你能,你下面跟你一起打天下的兄弟们能吗?如果你不让他们割,他们就对你捅刀子。 这也是我为什么,不敢给交易所引流的原因,在2018年其实有一段时间,我是接过抹茶广告的,接过有个前辈看到后,赶紧过来阻止我的这个行为了,他说,你一旦把你的客户,导入这个交易所,未来如果万一有一天,交易所跑路了,你的用户一定会过来找你维权的。你到时候说都说不清楚。 你说你跟交易所没关系,你跳进黄河都洗不清楚。

    KOL意見 10/10/2022
    00
  • 加密貨幣市場總會讓最多人希望落空

    隔夜大餅(BTC)守住43k一線,在日線級別上,把一隻腳拔出了41k的泥潭,在周線級別上,卻是依舊在新低摩擦,一副百無聊賴的景象。 無聊的久了,市場的激情也就慢慢耗散了。 無論是看牛的,還是看熊的,慢慢地都把話說盡了。 話說盡了,便只餘下沉默,正如前面所提為什麼市場行情常常與情緒逆行。 格言說,沉默是金。 要我說,耐心也是黃金。 我們不說,沉默是比特幣,或者,耐心是比特幣。 這足見黃金的價值形象已經深深地刻在了人類文化基因之中。 如果有一天,比特幣能成為我們文化和語言的喻體,那個時候,比特幣的價值相比今天而言,應該也是不可同日而語的了吧? 當我們過於關注一時之漲跌時,我們常常忽視了更加本質和更加長期的東西,而陷落於無根的情緒和空洞的爭論之中。 滿倉,不過是更在意自己持有大餅的數量。 空倉,不過是更在乎自己手裡有多少dollar。 至於到底數量不變的大餅總共值多少dollar,或者手裡的dollar到底能買多少大餅,這其實反倒是不必太掛懷的。 太掛懷,就令心情難以平靜。 難以平靜,就無法持之以恒。 沉默的哲學暗示我們說,爭論是大可不必的,尤其是爭論所謂的牛熊。 看牛,就滿倉。 看熊,就空倉。 獨立判斷,自主行動,自負責任,便好。 想起魯迅先生講過的一個段子說,古代有兩個近視眼比試誰更能看清楚街口牌坊即將新掛的匾上寫的什麼字。 兩人提前都偷偷跑去向製作匾牌的師傅打聽。 甲只是問了幾個大字。 而乙耍了個心眼兒,問了旁邊落款的小字。 這一日比試,甲說這匾上寫的是這個這個,乙卻說其實寫的是那個那個。 二人一時爭執不下,便抓住一個過路的人請他評判一下。 結果路人看了一眼牌坊說,這匾還沒掛上去呢,你倆爭論個啥? 我們平素可見的那些個成天喊牛喊熊的人,甚至為看牛看熊爭得面紅耳赤的,恰如這段子裏的甲和乙,其實眼神已經差到連匾都看不到,卻搬出道聽途說的各種消息和觀點,誇誇其談。 我們此前說過一個最大虧損原理,就是說市場一定要走向讓最多人產生虧損的方向。 同理可推知,還有一個最大預測失敗原理,這意味著市場往往會選擇走人迹罕至的發展路線,讓最多數的人預測失敗、希望落空、美夢破滅。 滿倉的人會對後市走牛有最為强烈的期待,因為他們已經沒有更多錢逢跌加倉了,只有後市上漲才能讓他們獲益。 而空倉的人會對後市走熊翹首以盼,因為他手裡全是購買準備金,也就是dollar,後市跌的越凶,他們越是有低價抄底的機會。 這就註定了,當大多數人開始强烈期待牛市時,往往是市場上購買力枯竭的時候。 市場已經變得非常脆弱,隨時一觸即潰。 反之,當大多數人紛紛看熊時,暗示著他們已經割肉空倉,手裡都是錢,而沒有資產。 市場不會讓他們賺到便宜,而是會一個出其不意的上漲,讓下車的他們懊悔不迭,追高上車。 也只有這樣,市場才能讓最大多數的人追高套牢、低位割肉,反復虧損,從而實現虧損的最大化。 可見,韭菜的共識不是共識。 韭菜的共識是反共識。 韭菜的共識,不過是被莊家操弄於股掌之間的福斯情緒。 希望不會成真。 美夢終究破滅。 只有堅定不移的八字訣修行者,以不變應萬變。 不做夢,只實幹。 不奢望,不絕望。 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15/01/2022
    00
  • ADA幣2022年底價格預測,背後的潜力還有多大?

    能够在市值前十名中佔據一席之地的加密貨幣之一是卡爾達諾(ADA)。 卡爾達諾不僅廣為人知,而且經常被認為是最有潜力的代幣之一。 卡爾達諾是那些表現出多樣化趨勢的資產之一,受當前市場趨勢的影響不大。 無論波動性和交易量如何,ADA價格都在一個非常窄的範圍內波動,如今進一步擠壓。 囙此,無論反彈的方向如何,預計短期內都會出現大幅波動。 雖然整個加密空間都對即將到來的乙太坊合併感到興奮,但卡爾達諾社區仍在等待Vasil硬分叉的宣佈。 與此同時,IOHK最近分享了周中的Vasil陞級更新,重點介紹了最近的發展。 囙此,根據創始人Charles Hoskinson的說法,Vasil硬分叉定於9月進行。 ADA鏈上資料分析 當時ADA的價值為0.44美元。 其市值為151億美元,24小時交易量為5.58億美元。 過去7天的貶值幅度也略低於1%。 根據Cardano Blockchain Insights的數據,8月27日,ADA錢包的總數估計為3539308個。 儘管近期看跌市場價格下跌,但卡爾達諾在過去六個月中仍能增持超過500000股。 即使陞級的延遲也無法說服ADA粉絲改變主意。 在DeFi方面,卡爾達諾在DeFiLama上的TVL略有下降4%。 根據PLAYN創作者Matt Lobel的說法,到今年年底,ADA可能會上漲到1.50美元。 他聲稱,管理團隊的品質第一理念將使ADA“繼續發展,不會遇到其他項目所面臨的一些質量挑戰”,儘管它的擴張速度可能令人沮喪。 Morpher的首席執行官Martin Froehler同意這一說法。 他預測ADA的價值將在2022年底達到1美元,並簡單地說“緩慢而穩定地贏得比賽”。 社區已將9月份的預估價格定為0.5891美元,較其發稿時的價格上漲了約9%。 該算灋做出的一個奇怪的預測是,到9月底,ADA的交易價格為1.77美元。 總體而言,這兩種預測工具都指向現時數位資產價格的上漲。 而且,如果這些預測對您來說太過分了,那麼您必須知道這些情緒如此樂觀是有原因的。 根據前面提到的同一項Finder研究,五分之一(20%)的小組成員認為,旨在進一步分散網絡和提高輸送量的Cardano硬分叉將對山寨幣的價格產生有利的長期影響。 另有17%的人認為它至少會在短期內產生有利的影響。 區塊鏈的真正價值會隨著它變得更快、更有效而新增,ADA的價值也應該隨之新增。 據Motley Fool的分析師稱,卡爾達諾可能再次達到1美元,使其成為現時的一項可靠投資。 最謹慎的卡爾達諾價格預測預計ADA在未來五年內大致呈線性增長。 根據卡爾達諾的預測,ADA將在2022年結束時為2.74美元。 現在讓我們看看知名平臺和分析師對他們認為2025年和2030年ADA的位置有什麼看法。 當然,由於其巨大的波動性,投資加密貨幣是有風險的。 然而,投資卡爾達諾可能會讓你“一勞永逸”,至少到2030年,你的錢會新增。 結論 在2022年大幅下降之後,分析師預測ADA最終可能會提供價值和強勁的投資回報。 然而,加密貨幣的波動性使一切成為可能。 永遠不要將超出您承受能力的資金置於風險之中。 請記住,在發佈後的三個月內,ADA在2017年加密貨幣牛市期間飆升至1美元以上,散戶投資者FOMO(害怕錯過)將比特幣的價格推高至20000美元。 基本面分析(FA),例如網路位址和TVL的增長,表明加密項目越來越被主流採用,應該是長期投資者更加關注的問題。 隨著加密市場的蓬勃發展,卡爾達諾將緊隨其後。 憑藉180億美元的市場估值,它將對價格的變化非常敏感。 隨著世界向去中心化的未來過渡,加密市場可能會擴大,從長遠來看,這對卡爾達諾來說是個好消息。

    04/09/2022
    0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