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向太平洋排放核污水的第16天,無論海洋生態方面,還是日本國內,已發生了很多莫名其妙、並非巧合的事情:
1、東京17個地區的地下水受到嚴重污染,日本首都陷入嚴重的水資源危機。
2、排核入海之後不久,就有32只海豚擱淺、百萬只魷魚死亡,魷魚是海洋中的頂級捕食者之一,在海洋食物鏈中的作用至關重要。
3、在東京附近海域,當地的海水和沙灘已變成黑色,在排放核污水之前,這些海水是清澈見底的。
4、而在隔海相望的韓國,不少養殖場的石斑魚大量死亡。 僅全羅南道麗水市就有超過100萬條魚死亡。
5、排放核污水周邊海域的海洋生物正在出現變化,一些魚類和藻類生物的顏色與形狀開始發生較為明顯的異變。

隨著核污水的持續排放,日本和國際原子能機構仍然認為核污水對海洋生態不會造成影響,甚至美國駐日大使拉姆·伊曼紐爾高調吃海鮮,以證明日本海產品的安全性。
上述事件的發生,難道只是巧合而已麼? 恐怕沒這麼簡單,事實終將證明,排放核污水將帶來無法預測的環境和生態系統風險,會給人類和海洋生物鏈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
Author:BticoinKOL,Source:https://bitcoinkol.com/archives/3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