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oughts on Airdrop of Cryptocurrency Projects

It may be that the bear market has been bearish for too long. Recently, Aptos’ airdrop has stirred up an upsurge of pulling best deal in the whole circle.

In addition, the rise of the market in the past two days seems to have driven the popularity again.All the media are busy again.However, I still remind you that I still believe that the bear market is impossible to reverse in the short term. Even if the current small climax continues, it is only a rebound in the bear market at most.

We still try to look at the market with a calm mind.In this round of getting the best deal, it is interesting that not only the media are releasing various project information, but also overseas media are searching for various projects.

It seems that “inner volume” has become a common phenomenon.I have roughly classified some possible airdrop projects I have seen, mainly including the following five categories:

The first category is blockchain main network projects.

In addition to the smart contract public chain like Ethereum (such as Aptos and Sui), which is strongly supported by several major capitals, there are also some private blockchain main networks such as Aleo and Shardeum.

The second type is the ecological projects based on these new public chains. The most typical ones are the projects that have been or will be launched on Aptos and Sui, such as DEX, NFT, domain names, etc.

There are many and miscellaneous projects of this kind. For example, for Sui, if you install the official wallet, you can see a large number of projects under construction in the wallet, and some of them can have simple interaction.

The third type is the second layer extension of Ethereum, the most typical of which are various ZK Rollup based solutions, such as zkSync and zkStark.

The fourth category is projects based on the second layer expansion of Ethereum, such as some DEX, NFT, social applications, etc.

The fifth category is miscellaneous items, such as Blur, which is expected to subvert Opensea, and Golden, which is called decentralized Wikipedia.

In these projects, I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third category, especially various zero knowledge proof schemes based on ZK Rollup.I believe that this is the most promising direction in the second layer extension of Ethereum, and it is also the platform that every deep user must use when performing various operations on the second layer extension in the future.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for us as users to be familiar with it and master it.Therefore, for some hot projects in this direction, I suggest that you try your best to participate when you have time and energy.

In particular, some project tests only need to log in with the wallet, and then operate simple actions such as transfer,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main network and the second tier. This is a basic skill that a user should master. Whether such operations can be air dropped or not, it is necessary to be familiar with these operations.

In addition, I also suggest that you should think more about the words and expressions in each step of the operation, ask more questions, and try to find answers by yourself.For example, a senior DeFi user asked such a question: when we use the side chain, such as transferring an ecological token from Ethereum to BSC, the token is locked in Ethereum, and an equivalent token is issued on BSC. Is the transfer between the second layer extension and Ethereum similar to this process?

This is a very good problem. This is a virtuous circle of continuous improvement.In addition, I also value some innovative projects.Some of these projects are based on layer 2 extensions, such as a Starknet based NFT composite project, briq (briq. instruction), which allows users to create their own NFT like Lego bricks, and the created NFT can be reused. Others are in Ethereum, such as blur and Golden, which are well-known venture capital investors.For these projects, I suggest that no matter whether you are qualified or are likely to get the air drop, you should try your best to feel carefully whether the advantages they are praised are worthy of the name?

Then, combined with your own feelings, think carefully about whether they are really likely to have such a big prospect as advertised by everyone?To answer these questions and improve your thinking, you need to try.

In addition, for other projects, especially those involved in purely for the purpose of getting the best deal, it is better to have a try with a playful attitude.

Author:BticoinKOL,Source:https://bitcoinkol.com/archives/2822

Like (1)
Previous 24/10/2022 8:23 am
Next 12/11/2022 4:51 am

Related Articles

  • ARB幣能抄底嗎? 4月利好爆發的幣種!

    我對後續整體行情是看好的,但是車太重的話,肯定是不好拉盤的,後續有可能繼續震盪一下,把信念不堅定的韭菜甩下車,在拉盤。 我上周就說了,我的目標是25000下方,但是不能開空,只能等待,原因:有可能以震盪代替下跌,不與趨勢做對。 ARB還能玩嗎? Arb這次的賣幣事件,是一次建倉$arb的好機會,大家關注的重點是因為此事件造成的價格下跌,只要發佈公告加上一些補救措施,然後拉盤,一段時間後,這個事件就沒人記起了。 交易購買ARB幣推薦選幣安交易所,點擊鏈接–>>幣安註冊地址 原因: 1、arb需要幾次洗盤才能漲的上去。 fud越多,洗的越徹底漲的勢能才越足。 2、一條公鏈最大的價值就在它的生態。 GMX現時流通市值6.5億刀,magic流通3億刀,RDNT流通0.68億刀……這三個的流通市值加起來超過10億刀市值了。 還有源源不斷的項目進來。 香港概念 香港概念,現時除cfx幣0.35附近有支撐,ach幣短期在昨晚低點線支撐外,其他現時都走的不好看,ach更大的支撐在0.3。 昨天有說香港概念現時走的和預期弱,不知道算炒完了還是想極限時間段洗盤,暫時有持有的倉位不大的就拿著,沒有的除了龍頭龍二,按照支撐附近做點外,其他沒有參攷位置。 還要預防繼續破位。 乙太坊二層擴容 乙太坊二層擴容是行業未來兩年最大的發展趨勢,擴容便宜安全是剛需,擼毛黨難道沒有切身感受嗎? 刷過opensea和dydx的,都知道碰一下協定100刀是什麼感受,誰都別想騙低價籌碼。 這種確定性資產,死拿就行了,沒有建倉的,現在就是不錯的時機。 ZK系生態 ZK系最大的兩個生態是zkSync和Starknet,裡面有些不錯的項目: Immutable(#IMX) Mina(#MINA) Loopring(#LRC) dYdX(#DYDX) Celer Network(#CELR) SysCoin(#SYS) Dusk Network(#DUSK)

    03/04/2023
    00
  • 加密貨幣為什麼漲跌幅度波動那麼大?

    價格的走勢基本全靠預期撐著,所有加密貨幣交易都依舊擺脫不了還是一場社會實驗的可能性; 因為一旦成功了,估值價格都上來,還不如提前佈局一些。 所以新的敘事方法新的主題故事都是資本的最愛; 畢竟當下還是鐵拳說了算,真碰了底線分分鐘搞廢你,現在發展只求活著,拖延時間靠未來發展來解决一切棘手問題。 維琪解密只暴露了一點敏感資訊,但結果呢?! 去中心化背後運作的還是中心化的人,但未來可期,我們都是為未來超預期買點希望的種子而已。 政策的風吹草動就是預期估值的放大器,行情徘徊在給點陽光就燦爛,給點鐵拳就“完蛋”的區間中。 任何行業的都有紅利期,也正因為紅利期驅趕人性的貪婪讓源源不斷的增量資金持續入場。 週期有大小,有的可能一年半載,有的可能數年數十載。 人生的某個階段和經歷的行業週期發展階段影響著人生的大部分結果。 回眸過去的一百年,每個時代賦予的使命都不一樣。 珍惜時代給與的歷史機遇,去書寫自己的篇章! 2021 Binance Launchpad項目年度總結: 2021上線的11個項目中,幣價最高漲幅超10倍的項目有7個,占比63.63%。 2.截止到2021年12月30日,11個項目年終成績9漲2跌,勝率81.81%。 如果11個項目用戶都用等量資金參與的話,收益率達700%。 3.2021年,Binance Launchpad 2月、3月上項目較為頻繁,1月、5月、8月無動態。 4.2021上線項目細分賽道主要集中在DeFi和粉絲代幣,可見Binance篩選項目比較傾向社區建設較好的項目。 5.2021年上線的11個項目中,當前市值排名均在1000名以內,市值排名前500的項目共有6個,占比54.54%。 6.2021上線的11個項目中,Coin98表現最佳,幣價年度漲幅第一,幣價最高漲幅第一,上線交易所最多,流通最好,市值排名最靠前,位列238名。 通過歷史資料,我們驚人地發現2021年的高熱度項目Axie Infinity、The Sandbox、Injective Protocol早在2020年就上線了Binance Launchpad。 那麼2021年的11個項目中是否會有引爆今年的項目呢? 通過幣安網註冊交易虛擬貨幣指南,加入幣安網關注趨勢啊!

    08/01/2022
    00
  • 加密貨幣割韭菜:告訴你誰才是頂級收割者

    幣圈從不缺少與欲望、財富、貪婪、恐懼相關的戲碼。 經歷了2017年9月4日的“政策大清洗”和2018年下半年的幣圈低谷期,幣圈中做著“一夜暴富”夢的仍有人在。 近日,曾經偃旗息鼓的幣圈又精神起來,在各種群裏為各種虛擬貨幣喊單。 相關部門也對違法虛擬貨幣行為進行了一輪新的打擊。 幣圈內外是兩個世界 幣圈內的一些人在各種群裏及項目白皮書中尋尋覓覓,任何政策性的風吹草動都會在圈內引起陣陣躁動; 幣圈外的人大多一臉蒙圈,官方早就禁止的虛擬貨幣交易為何還能存在,到底哪些人在玩? 虛擬貨幣作為區塊鏈科技的最早應用,從誕生之日就充滿爭議。 不可否認,空氣幣、傳銷幣等虛擬貨幣讓幣圈亂象叢生,但也變相的讓一些普通老百姓聽說但也誤解了“區塊鏈”這個詞。 想要客觀的看待虛擬貨幣和幣圈,就需要看清幣圈產業鏈中的主要參與方,明白這些人在幣圈產業鏈中處於何種位置 先別把比特幣一棒子打死 首先要說明,我不是特意來抹黑幣圈的(我持有比特幣,也確實在幣圈賺到了一部分錢),而是想讓大家對虛擬貨幣和幣圈有個客觀且真實的瞭解。 我算是比特幣的擁躉。 2012年時,就接觸了比特幣,並研究了比特幣的白皮書。 2008年9月15日,曾經的美國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破產,美國次貸危機最終演變為全面金融危機。 一個半月後,一比特自稱中本聰的人在網絡上發表了一篇《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這讓部分研究比特幣的人認為,實現金融去中心化的比特幣能有效的防範金融風險。 但比特幣這個詞進入普羅福斯的視野還是始於2017年的ICO熱潮。 ICO被提出的初衷之一是為了一些創業企業融資。 2014年的ICO項目僅存在雲科技、加密貨幣以及區塊鏈核心技術行業,但後來被一些鑽法律空子的人給玩壞了。 2017年以前,中國境內ICO項目只有5宗,但2017年上半年就出現了65宗,ICO這個專屬幣圈的詞才出圈了,再加上後來李笑來等幣圈KOL的站臺,才出現了“全民ICO”的境况和被割的韭菜。 但這種瘋狂很快被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於2017年9月4日印發的《關於對代幣發行融資開展清理整頓工作的通知》打斷了。 受“94政策”的影響,一些虛擬貨幣的交易轉向場外交易或者暗網交易,同時還興起了各種場外交易交流群。 在這個過程中,一些不知名的虛擬貨幣交易所倒閉了,但第一梯隊的交易所開始把注册地改在國外,例如新加坡、馬爾他、百慕大等。 很少有人知道這些交易所的常駐辦公地點在哪裡,他們大多是分佈式辦公。 現在大家提到幣圈就認為是騙人的,是因為很多不懂幣圈邏輯的人被空氣幣和傳銷幣割了韭菜,很少是因為持有比特幣覺得自己虧了的。 雖然國內是禁止比特幣交易的,但國外一些國家例如法國等,對比特幣持相對開放的態度。 從2019年初開始,法國政府允許商店出售比特幣的系統在大約4000家商店試行。 這些系統軟體有利於客戶購買價格從50歐元至250歐元不等的小額比特幣收據,然後他們可以通過和軟件相關聯的網站將其轉換為比特幣。 Facebook也在研究數位錢包,研究Libra等。 此外,真正研究加密貨幣的人都喜歡將幣說成Token。 例如一個項目的內部科技團隊發了10萬個Token,一些圈內人是出於對平臺或者底層協定的一種訪問或者使用權利而購買(排除套利者),使用的是不受監管的眾籌模式。 在這個階段,這個Token是Utility Token,是實用性Token,不具備炒作的内容。 只有Token上了虛擬貨幣交易所,成為Security Token(證券型代幣)才會被炒作,才會大漲大跌。 現在各種虛擬貨幣交易所的虛擬貨幣都是後者。 但在一些區塊鏈科技落地項目中,可能會有一些Token的存在,他們現在更多的是擔任積分的作用,是為了鼓勵用戶使用區塊鏈場景落地的APP,經常使用這些APP的用戶可以獲得一定的Token,並在APP裏用Token換購相應的產品,他們沒有交易内容。 所以我出席行業會議時常說,要辯證的看比特幣,先別把比特幣一棒子打死。 退一步講,如果用戶能理解現在幣圈產業鏈是怎麼運作的,或許能更好理解我說的這句話。 幣圈頂級收割者 在幣圈“混”久了的人都有一個共識,虛擬貨幣交易所是幣圈頂層收割機,處於幣圈食物鏈最頂端,其盈利管道主要有:交易手續費、項目上幣費、投票費用、虛擬貨幣做市商業務賺取差價等方式,一旦用戶規模效應起來,這些收入都是很可觀的。 以項目上幣費和交易手續費為例,某二線虛擬貨幣交易所的上幣費就要15個比特幣,第一梯隊的那三大交易所的上幣費有多貴就不用說了。 所以,幣安的創始人趙長鵬從碼農到個人財富總額達20億美元只用了180天,他還登上過《福布斯》雜誌封面,這都是有原因的。 虛擬貨幣交易所還有一部分收入來自用戶的交易費,不同虛擬貨幣交易所的交易手續費不同。 國外財經網站Howmuch曾統計,高峰時期,幣安每天通過收取手續費能獲得348萬美元的收入。 虛擬貨幣交易所來錢這麼快,所以很多投機者就把心思放在交易所上。 除了大家熟知的3大交易所外,現在市面上存在虛擬貨幣交易所就有上千家,排名機构“非小號”上的交易所就有近400家。 但非幣圈的人一定都有一些疑惑,兩年前國家就對虛擬貨幣和交易所有了明確的監管政策,禁止所謂的代幣融資交易平臺從事法定貨幣與代幣、“虛擬貨幣”相互之間的兌換業務,為何這些虛擬貨幣的交易所還能存在,還有人在買賣虛擬貨幣。 這是因為有一部分虛擬貨幣交易所在2017年9月4日之後,慢慢退出中國市場了,將注册地遷到了海外,例如新加坡、百慕大、馬爾他等國家和地區。 前幾天,有傳言說幣安在上海的辦事處遭警方突擊檢查關掉辦公室,對此幣安還官方闢謠稱,公司在上海並沒有固定辦公室,不可能有警詧突擊檢查並關停。 在幣安官方闢謠之前,幣圈的一些人就知道傳言中被查的公司就不是幣安,因為幣安在圈內有“遊牧民族”之稱,幣安的總部到底位於哪個都市沒人知道,幣安全球都是分佈式的辦公。 虛擬貨幣交易所第一梯隊中的另外一個交易所(為了避免有給某交易所站臺的嫌疑,不透露交易所名稱)總部在中國,但他們一直在謀求轉型,例如成立區塊鏈應用研究院等。 但還有很多虛擬貨幣交易所處於灰色地帶,例如最近被定性為“涉嫌詐騙”的虛擬貨幣交易所BISS(幣市交易所)。 BISS除了宣稱自己是全球首家會員制交易所,還宣稱自己是“全球首家幣幣+幣股交易所”,投資者不僅可以交易虛擬貨幣,還能一鍵買美股,這有繞開外匯管制之嫌。 虛擬貨幣交易所油水大,還催生了一些專門提供交易所搭建科技和服務的公司,例如圈內人都熟知的ChainUP,其覈心業務之一就是幫助B端創立數位貨幣交易所。 ChainUP就曾在其官網透露,自己已經服務了全球100多家交易所,個別交易所日交易量曾一度突破200億人民幣。 試想一下,如果很多虛擬貨幣交易所是由某一家公司提供技術支援和服務,那麼暗箱操作的可能性有多大!? 在幣圈韭菜已經不够用了 與2017年比,現在幣圈的情况是,虛擬貨幣交易所越來越多,但購買和交易虛擬貨幣的人少了很多。 曾有幣圈的大V在微博說,現在的幣圈“80%的交易所,10%媒體,6%項目方、3%社群,1%韭菜”。 具體百分比是否準確我沒有深究過,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在被“收割”了一輪又一輪之後,現在的韭菜明顯不够用了。 今年10月24日,官方給區塊鏈科技定調後,一些幣圈的人以為風口來了,又開始喊單了。 前一段時間還有人說讓我看看區塊鏈的新項目,就是採用共振概念,後來我把這人拉黑了。 幣圈內的一些人開始接觸共振幣始於2019年年初。 2019年2月24日,抹茶交易所(mxc.com)上線共振幣“鼻祖”VDS。 據公開資料顯示,VDS在抹茶上開盤漲幅高達492.66%。 在VDS之後,抹茶又陸續上線了LDS、HDS、FDS等多種共振幣。 但我認為共振幣本質上依然屬於傳銷和資金盤的玩法,專門給有著暴富情節的人洗腦的。 據我瞭解,一些買過虛擬貨幣的人自己是知道官方對虛擬貨幣的監管,也知道交易虛擬貨幣處於灰色地帶,他們之所以買和交易,大多是受了暴富的誘惑。 但幣圈真的賺到錢的大多是項目方和交易所,虛擬貨幣的散戶基本沒有賺錢的。 有小概率的散戶賺到了一點錢,但又想著再賺一筆,結果賠的越來越多,而且一些虛擬貨幣交易所還提供杠杆服務,所以韭菜賠的越來越多。 曾經有OKEx的用戶反映自己曾遭遇了定點爆倉、強制平倉等詭異的交易過程,資產受損,還曾向我詢問該怎麼辦,這種找證據太難了。 我身邊一些持有比特幣的人,大部分都不會頻繁買賣,而是將其作為一種避險資產。 比特幣嚴格來說是一種加密資產,擁有和黃金、原油類似的内容,當美元有違約風險或者貶值預期時,大家對黃金、原油、比特幣的需求會增長。 例如今年7月美聯儲出現降息的操作,美元連續走低,這也導致了黃金創出了6年的新高,原油大漲,比特幣價格大漲。 這就回到了我剛開始說的話題,先別把比特幣一棒子打死。 需要指出的是,不是所有人都適合持有比特幣,畢竟2013年12月央行就發佈了《關於防範比特幣風險的通知》,提示防範比特幣可能產生的洗錢風險等。 幣圈很考驗人性 我雖然不是2009年最早研究比特幣和區塊鏈的那波人,但在幣圈也呆了7年多。 在幣圈真的可以用一年上天,一年入地來形容,幣圈很考驗人性。 幣圈的一些人是知道其中的規則,但是受不了暴富的誘惑,賺了一筆,就移居海外了,現在也沒法回國。 但也有一些人,是真想研究數位貨幣,所以拒絕一些幣圈酒會或宴會的邀請,但也慢慢被圈子淡忘了,甚至會被嘲諷為幣圈清流。 其實主要開始看這個人的性格甚至是人性,有些人給自己樹立了底線,就像羅永浩在出現債務危機後,被幣圈的好多比特紅人邀請加入,但羅永浩都拒絕了一樣,發幣不是難事,就看你打不打算做。 不過現在想鑽政策的空子已經很難了。 最近幾天,深圳、上海和北京等地的監管部門已經發出重拳出擊非法虛擬貨幣的號令,全國性清理整頓的大幕或許已經開啟。 有權威資料顯示,2019年以來,全國共關閉境內新發現的虛擬貨幣交易平臺6家,分7批科技處置了境外虛擬貨幣交易平臺203家; 通過兩家大的非銀行支付機构,關閉支付帳戶將近萬個; 微信平臺方面,關閉文宣行銷小程式和公眾號接近300個。 為確保資源都用在區塊鏈科技發展上,防止好的政策導向走偏到虛擬貨幣上,政府對虛擬貨幣採取更加嚴厲的高壓政策都在意料之中,想在幣圈渾水摸魚越來越難了。

    15/01/2022
    00
  • MBOX幣怎麼樣?有昇值潜力嗎

    1.在上輪21年風口褪去後中活下來,還在持續build的鏈遊平臺,默默的上線了6款遊戲,對比gala一年多了還是只有一個遊戲,市值是gala的三分之一,對比MAGIC也是三分之一的市值,最新規劃跨鏈部署到arb,估計去搶MAGIC市場份額。 2.mobox近期公佈了2.0的計畫,看圖,今年預計再上線3款遊戲,做跨鏈,做開放平臺為遊戲開發者們提供了一系開發工具,簽約高品質優質遊戲。 還有mobox自己說5年內不缺錢(21年賺麻了?),完全有實力撐到下輪週期,再說還有投資方幣安和Animoca 3.mobox從鏈上看還是每天活躍玩家也有幾千人,有穩定的收入。 對比了下magic和mobox,每週活躍人數magic最近一周7401,mobox最近一周23508. magic市值$3.2億,mobox市值$0.99億。 4.未來或許有更好的鏈遊平臺,但等風口來的時候就是矮子中選高個的,mobox默默的build了2年多,有先發優勢。 相對gala和magic,現在的mobox完全被低估了。

    21/04/2023
    00
  • DOT幣2022年還值得關注嗎? “乙太坊殺手”2021年上漲552%

    ·Polkadot(DOT)不僅僅是“加密貨幣”,它是一種新穎的解決方案,可以在幾乎任何網絡上無縫移動數據和資訊——無論是否基於區塊鏈。 ·隨著不可替代代幣(NFT)和元界在未來幾個月和幾年內的採用和實用性的增長,這將變得越來越重要。 ·DOT被稱為“乙太坊殺手”,因為ETH要求應用程序和其他網絡符合其標準,而DOT是一個領先的標準,可以實現這一目標以及與其他基礎設施的跨鏈連接。 ·DOT去年上漲了550%以上,現在交易價格從最高點上漲了近60%——對於以折扣價購買可靠項目感興趣的人來說,這可能值得一看。 媒體喜歡報導老套的成功故事。 當然,我們首先喜歡建立它們,但是當它們變得乏味、無聊或有點跌跌撞撞時——我們會儘快拆除它們。 這是我們的事。 在加密貨幣領域,乙太坊(ETH)是引起不成比例的火爆的成功案例之一,它恰好是按市值計算的第二大加密貨幣項目。 不相信我? ETH是整個加密貨幣世界中唯一的資產——現時由10000多個項目組成——隱喻地,它擁有一支打擊團隊。 這群資產殺手被媒體親切地稱為“乙太坊殺手”。 那些“殺手”應該集體拿出ETH,因為它們每秒可以處理比乙太坊網絡更多的交易,並且處理費用低於現時平均每筆交易約30美元的乙太坊平均成本。 媒體傾向於文宣的最有可能消滅ETH的常見嫌疑人名單是:Cardano、Solana、EOS和Polkadot。 雖然我不相信乙太坊會被任何單獨或集體的競爭項目永久淘汰,但其中有一個是同類最佳且值得一看的——那就是Polkadot(DOT)。 什麼是Polkadot(DOT),為什麼被稱為ETH殺手? Polkadot是一個多功能程式設計平臺,為包括智慧合約在內的應用程序開發人員提供一種基於區塊鏈的“應用商店”。 它也是一種在各種區塊鏈中傳輸各種數據的解決方案,它也是一種加密貨幣——囙此它可以作為價值存儲、交換媒介和記帳組織。 雖然我是乙太坊的粉絲和所有者,但我很樂意承認DOT做了ETH可以做的事情,但Polkadot的互操作性使其能够利用它所連接的每個網絡的最佳優勢——私有、公共、基於區塊鏈或否則——包括乙太坊區塊鏈。 DOT解决了最大的區塊鏈挑戰之一 區塊鏈科技的最大優勢之一是其分散的分佈式網絡。 但這種設計的最大弱點是所有這些安全、不可變、加密的網絡都彼此隔離運行。 Polkadot使用其專有技術將所有這些數據封地安全可靠地連接在一起,這使得各種資料傳輸(不僅僅是加密代幣和硬幣)能够在任何連接的平臺上提高速度、實用性和收益。 對於可以開始構建從私有區塊鏈獲取許可數據並在公共區塊鏈上使用的下一代應用程序的開發人員來說,這種互操作性解決方案是一個遊戲規則改變者。 現時,乙太坊還無法做到這一點。 雖然Polkadot不是“乙太坊殺手”,但它絕對是加密領域中獨一無二的顛覆者。 Polkadot現在值得購買嗎? 根據CoinMarketCap的數據,截至撰寫本文時,DOT的交易價格為每枚硬幣22.07美元,DOT的市值超過218億美元,僅在總市值排名第11比特的前10比特加密項目之外。 鑒於其獨特的實用性和技術進步,隨著未來幾年元宇宙的大規模採用,預計該項目的價格將上漲10-20倍是合理的。 當然,這只是一種意見,而不是財務建議,在任何地方投資一毛錢之前,您應該始終進行自己的研究。 話雖如此,Polkadot有很大的潜力,是一個幾乎肯定會在未來虛擬世界如何線上發展和演變中發揮重要作用的項目。 一個可能同時包含DOT和ETH的未來。

    11/02/2022
    00
  • 關於Conflux Network你要知道的一些事

    Conflux Network是一個智慧合約平臺,具有建立在高輸送量共識協定之上的圖靈完備狀態機。 Conflux基於樹圖中組織的塊的總順序就交易驗證器達成協議,這是一種新穎的共識機制,可擴展相對於現有區塊鏈的收益。 它還使用工作量證明(PoW)來補充其樹圖共識協定。 Conflux有一個名為CFX的原生代幣,作為網絡礦工的獎勵和支付交易費用的手段。 Conflux Network將工作量證明(PoW)與其新的區塊排序協定Tree-Graph相結合。 它還結合了從交易贊助到代幣抵押的經濟機制。 Conflux採用新穎的貪婪最重自我調整子樹(GHAST)協定來達成共識,其中網絡樂觀地處理塊而不丟棄任何分叉,並根據樹圖分類帳結構為每個塊分配權重。 據該團隊稱,Confux的Tree-Graph和GHAST協定的結合使其能够實現每秒3000多個事務。 它的目標是在不影響節點數量和存儲成本等去中心化參數的情况下保持這種可擴展性水准。 可以在此處找到Conflux Network的科技演示。 Conflux是一個連接亞洲和西方社區和經濟體的公共區塊鏈。 Conflux協定具有稱為Tree-Graph的共識協定,以提高其相對於乙太坊等現有網絡的擴展能力。 它還相容EVM,允許其應用層支持用Solidity編寫的智慧合約。 Conflux總部位於中國北京,但已將其業務擴展到加拿大多倫多和奈及利亞拉各斯。 Conflux起源於清華大學圖靈獎得主Andrew Yao博士的研究實驗室。 它基於樹圖共識機制。 2018年,Conflux基金會成立,基金會完成一輪融資,構建基於Tree-Graph共識機制的開放應用平臺。 該基金會旨在通過與上海市政府合作的樹圖研究所和與湖南省政府合作的區塊鏈基礎設施與應用重點實驗室,推進區塊鏈教育和研究。

    KOL意見 10/03/2023
    00
  • 2022年比特幣價格和市場趨勢預測出爐!

    新年伊始,加密貨幣以低迷的下跌行情迎接新的挑戰,但是後市能讓被看好。從市場迴響來看,行情之所以出現現時的頹勢,但這也是新年非常常見的:由於假期導致交易活躍程度降低,從而無法對行情形成有效的推動,導致下跌的出現。 囙此,這一行情至少還會持續到假期結束,正常工作日到來。 不過,加密貨幣的趨勢隨著2022的到來更加明顯,2022年,加密將持續火熱: Race Capital合夥人兼創始人Alfred Chuang接受CNBC採訪時,對2022年加密貨幣領域進行了展望。 Chuang指出,僅從2020年至2021年間加密貨幣的交易量來看,從每天約500億美元新增到每天1000億美元,而納斯達克總體的交易量在整個期間幾乎保持不變,依舊為2000億美元/年。 隨著加密交易量的新增以及Web3“長期生存能力”的凸顯,他建議可以合理地預期整個加密貨幣行業,包括比特幣,將在2022年持續盛行。 多次被死亡的比特幣不僅沒有死亡,反而迎來更旺盛的生命力。 比特幣在2021年被宣佈“死亡”的次數多達45次,至少是2020年的三倍。 儘管2021年責備比特幣的人數不斷增加,但今年的“被死亡”次數仍遠低於2017年的記錄。 BTC在2017年首次接近20000美元,BTC在那一年“死亡”了124次。 隨著新的一年到來,關於2022年的各種預測則層出不窮,比特幣價格將突破20萬美元,乙太坊將達到1萬美元以上,機會成為市場最熱門的話題。 除了對價格的行情預測之外,加密貨幣的發展趨勢成為市場最關注的內容。 Coinbase首席產品官Surojit Chatterjee發表對2022年Web3和加密經濟的10大預測,其中主要包括: 1.乙太坊的可擴展性將會提高,但新的Layer1鏈將出現大幅增長; L1-L2跨鏈橋的可用性將有顯著改進; 3.零知識證明科技將獲得更多關注; 4.受監管的DeFi和鏈上KYC證明將會出現; 5.機构將在DeFi參與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DeFi保險將出現; 7.基於NFT的社區將給Web 2.0社交網絡帶來實質性的競爭; 8.品牌將開始積極參與Metaverse和NFT; Web2公司將覺醒並嘗試進入Web3; DAO 2.0時代即將來臨。 Terra創始人Do Kwon也發佈了對2022年行業發展的預測,他表示,2021年對於Terra和加密行業來說是偉大的一年,加密行業從DeFi熱潮延續到NFT熱潮,Layer 1也得到了迅猛發展,產生數十億美元收益。 雖然許多人責備說:DeFi是Token印鈔機、GameFi只是變相收益耕作、NFT只是JPEG,但這種看法是不對的。 對我來說,加密最令人興奮的事情是促進人類活動從實體世界到互聯網的大遷移,並創造一個不受性別、地理位置等物理定律約束,而僅受人類智慧約束的世界。 Do Kwon認為,Web 3肯定不會只是融入Token的Minecraft(我的世界),DeFi也會發生轉變,如今熱門DeFi應用仍是一些Web 2世界裏的應用,比如交易平臺、保險等,但現在,向Web 3的認知轉變已經開始。 或許,從這些預測裡面,能够找到一些適合自己的最佳機會。

    02/01/2022
    00
  • 為什麼馬斯克要說2022經濟衰退?

    KOL前面發過一篇關於馬斯克預言2023年前有金融危機的文章,究竟為何他這麼預言,爭議很大。隔夜大餅(BTC)在46k上方整理。 2022伊始,網絡上就在流傳馬斯克說2022年要有經濟衰退乃至於經濟危機的聲音。 真是廟小妖風大,到底這個馬斯克意欲何為呢? 馬斯克者,美國新能源汽車廠商特斯拉之CEO也。 同時,他還創立了太空探索公司SpaceX、腦機介面公司、地下高鐵公司等一系列高大上的科技公司。 他的太空探索公司SpaceX不斷地向近地軌道發射WiFi衛星,即所謂星鏈,佔據了大量的衛星軌道,而且是一名“路霸”,在去年曾經多次接近他國航天器而不加避讓,導致他國不得不浪費寶貴的太空燃料採取緊急機動避險措施。 甚至我們的載人空間站都曾被迫緊急變軌給它讓路。 對這種蠻霸行為,SpaceX和馬斯克一句道歉都沒有。 中國外交部專門在答記者問的時候敲打了它,告誡美國政府好好管管這些打著太空探索旂號瞎搗亂的行為。 他曾經專門做視頻責備政府對新能源領域的補貼扭曲了自由市場。 但是它的這些公司卻都是靠著美國政府採購的大單才度過生存的難關。 即便到了今天,特斯拉本身賣車也不賺錢,最大的盈利來源是賣所謂的碳排放權,以及炒幣。 要麼是政府的政策飯,要麼是割韭菜的買賣,馬斯克這是端起碗吃飯、撂下筷子罵娘。 可是精明如他,肯定不會為罵而罵。 罵娘,不過是因為他自認為翅膀硬了,自己長大了,就開始討厭老娘繼續奶其他小弟弟、小妹妹了,於是閉口不談自己曾經也是喝著媽媽的奶水長大的,反而要求老娘給弟弟妹妹全部斷奶,大家來一場自由的生存競爭。 馬斯克整個2021年就沒閑著。 先是用特斯拉的現金儲備去買大餅,然後自己喊單doge,喊上來之後又在第一波高點堅持大餅,高喊大餅不環保,同時取消特斯拉的比特幣購車通道,比特幣年中被强力下壓。 資金回流美股,推高了特斯拉的股價。 特斯拉在2021年漲幅遠高於中場橫盤的大餅。 馬斯克早已料到這一切,於是在年中就通過董事會安排自己和兄弟减持特斯拉股票的計畫,在下半年第二個高點時,通過推特進行假惺惺的民意調查,問大家是否同意他賣股票。 其實他早已經提前幾個月安排好一切程式了,這麼放風不過是為了管理市場情緒罷了。 最後他和兄弟勝利大逃亡,高位减持套現上百億美元。 美股的失血和聯儲的taper,直接造成了幣市和大餅年底的再次大幅回落。 我們可以看到,馬斯克這樣有大餅、有美元、有一堆美股、還有超級影響力可以喊單帶節奏的人才是這個市場上最可怕的大鯊魚。 有大餅可以砸盤,有美元可以拉盤,有美股可以砸美股聯動大餅失血(有美股市場上借錢炒幣的會被迫去杠杆),還有一張嘴和推特巨大的粉絲數可以操縱韭菜的心理,這樣全方位的能力試問當今市場又有幾人具備? 幾乎沒有。 可憐的小韭菜,還是不要被鐮刀的英俊風流迷了心思最好。 否則,失了身,又失了心,陷了進去,難以自拔。 說了這麼多,馬斯克為什麼要在新的一年即將來臨之際(2021/12/31)喊經濟衰退呢? 他的原推是這麼說的: If history is any guide,not many will make it past the next recession 如果歷史有任何借鑒意義的話,(上圖中的這些所謂獨角獸公司)不會有很多能挺得過下一次衰退 Predicting macroeconomics is challenging,to say the least. My gut feel is maybe around spring or summer 2022,but not later than 2023. 至少可以說,預測總體經濟是有挑戰性的。 我的直覺是(下一次衰退)可能會在2022年春季或者夏季,但不會晚於2023年。 12月31日文章《2021,難說再見》中寫道,2019年是康波週期蕭條階段的開始。 如果按照通常康波蕭條10年計算,那麼從2020-2030就會是很難過的十年。 馬斯克覺得2022年就要衰退,還是有點兒過於樂觀了。 照某比特投資大師說的,當下跌開始的時候,下跌的幅度和下跌延續的時間長度總是會超出你的估計和預期。 不是2022年要衰退,而是我們一直在衰退之中——從2008年開始。 但是實實在在地說,馬斯克是真的要預測危機嗎? 還是只是為了嚇唬一下市場,以方便抄底? 又或者是在Omicron肆虐的冬春之際,他感到經濟不容樂觀,但是又想隔空給美聯儲喊話,讓美聯儲抓緊掉轉貨幣政策的船頭,重新放水救市呢? 畢竟,美國通脹這麼高,拿著一手的美元也不是長久之計。 他的唱衰既沒有給出邏輯,也沒有給出令人信服的理由,一句無厘頭的對早已雪上加霜的全球經濟的唱空,實在不算是什麼高明的論調。 美聯儲自從吸取了2008年的教訓,總是能在第一時間做出反應,緊急放水注入流動性,避免連環去杠杆造成的流動性危機。 這在2020年3月美股熔斷中全世界就已經看到了美聯儲的能力。 只要美元不破產,美聯儲的“鈔”能力就是無限的。 只要美國不破產,美元就不會破產。 只要美國還是地球上頭號軍事強國,美國就不會破產。 經濟可以實質衰退,但是以法幣計價的經濟不會。 這才今年春夏之交,美國就會崩盤嗎? 到頭來,馬斯克的唱衰,要說有點兒用處,大概也就是讓韭菜聽了心頭一緊、逃之夭夭吧?

    04/01/2022
    0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