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這個問題相信不少路友都曾疑惑過,甚至到現在還沒搞明白,為什麼有一些幣需要挖礦才能够獲得,而有一些並不用。
這個問題的根本其實是數位貨幣的發行方式以及整個生態體系的區別。 比如我們常見的比特幣乙太坊這一類,就是依靠算力去做出工作量證明去獲取的。
這種管道的好處在於,一開始項目出來的時候,很多人可以低成本甚至是零成本進來參與其中,這樣就可以使得項目可以快速建立起龐大的共識,建立市場體系,從而在幣圈中站穩脚,擁有一席之地。
而另一種管道,如瑞波幣,柚子之類的,本身是沒有挖礦機制的,更多是依靠初期的私募ico等管道向大量的人群“批發”廉價的籌碼,這樣不僅可以讓項目方快速獲利,同時也可以將項目的影響力以及用戶快速擴大,但如果用戶也就是持幣者們對項目沒有足够的信心,幣價則會快速崩潰, 演變成一場大型韭菜收割現場。
比較值得我們注意的一個點在這裡,從公鏈概念盛行之後很多項目就開始用起EOS這種半去中心化的模式。
也就是超級節點的模式。 比特幣、乙太坊依靠礦工通過工作證明去爭取記帳權,然後通過記帳來確定發行代幣的分配,也就是說記帳這事是完全隨機性來選人做的,但是超級節點的模式則是直接讓這21個超級節點來負責記帳,也就是說沒有爭奪記帳權這個環節,所以也就沒有挖礦了。
準確來說應該是只有那21個節點才會擁有挖礦權力,其他人沒機會參與到挖礦這個環節來。 另一個層次的區別就是,原本比特幣這種工作證明挖礦的管道,挖礦的區塊獎勵其實是額外的,挖完就沒有了,而本身還具備有一個手續費的存在,才是挖礦者本身一直會有的收益。
而通過超級節點的模式,最大的好處就是省去了手續費的存在,而本身需要支付的手續費,則變成了每年增發的數量了。 簡單的來說就是,去掉了手續費以及福斯挖礦的環節,集中選取一部分專門負責記帳,而每年則通過整體的通貨膨脹來給予這群負責記帳的人報酬。
從生態的角度來看,超級節點的模式要更符合實際需求,因為通縮模式雖然說可以依靠通縮升值,但面臨最大的問題是,存量的幣會不斷地减少、遺失。 到最後甚至直接失去流通而喪失價值。
但是,因為福斯對於通縮代表升值,通脹代表貶值的認知太過於根深蒂固,所以依舊很多人願意繼續投資通縮模式,去追逐比特幣,萊特幣。 畢竟距離流通性喪失還有著十萬八千裏的距離呢。
Author:BticoinKOL,Source:https://bitcoinkol.com/archives/2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