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太坊合併的機遇和挑戰

最近的加密資產行業除了萎靡不振的行情,似乎也並沒有太多的話題了,稍微能引起大家關注的恐怕就只剩下乙太坊的“合併”。

所謂乙太坊的“合併”就是乙太坊的共識機制由POW轉向POS。

這是乙太坊走向2.0的重要一步。

乙太坊由POW轉向POS一直以來都是以V神為首的乙太坊覈心開發團隊積極推動的事,在V神看來,這種轉變主要將改善兩方面的問題:一是解决POW能耗的問題,二是解决硬體廠商對挖礦的壟斷問題,讓乙太坊挖礦避免重蹈比特幣的覆轍,走向更進一步的去中心化。

關於這兩點,業內一直有非常激烈的爭論,是非對錯恐怕絕非幾篇文章就能探討清楚,但無論如何,乙太坊由POW轉向POS是一定會發生的。

現時“合併”已經在測試網成功部署運行了,我相信接下來隨著測試的進一步深入展開,如果沒有大的問題,乙太坊主網的合併也將很快實現。

這個轉變說起來簡單,但是在執行上卻有很多問題要解决,其中最大的就是關於礦工的利益問題。

當乙太坊全面轉為POS以後,挖礦對硬體的要求將大為降低。 這意味著未來如果還用現在的顯卡挖礦,在成本上是不划算的,所以這就直接影響了現有礦工的利益。 那麼對現有的顯卡礦工而言,恐怕有一部分會轉型到其它的幣種去挖礦。

有朋友提到這會不會逼使一部分礦工分叉乙太坊? 在我看來即便可能,這對乙太坊的影響也不會太大; 其次這種可能性也非常小。

在2016年,由於The DAO事件的打擊,乙太坊被迫分叉過一次。 但在分叉後,只有V神站隊的那條鏈(也就是我們今天的ETH)得到了蓬勃發展,而真正的乙太坊原鏈(ETC)卻逐漸萎靡了。

所以這次即便再出現分叉,我相信V神肯定會站隊POS那條鏈,囙此大概率只有POS那條鏈才有希望。

此外,關於礦工利益受損的事,這不是第一次。 去年乙太坊實施EIP-1559改變交易手續費模式、引入燃燒機制時,很多礦工就明確表示了反對,因為EIP-1559影響了礦工的利益。 但在乙太坊覈心團隊的堅持下,事後礦工還是接受了事實。

所以整體看來,我認為“合併”對乙太坊的長期發展影響並不大。 如果真的在這個過程中出現某些意外導致乙太坊大跌,我反倒覺得那是個絕佳的機會。

對散戶而言,乙太坊由POW轉向POS,反而提供了參與挖礦的機會。

在POW機制下,小散想參與乙太坊的挖礦,只能買礦機或者通過一些代理購買算力。 但是由於國家的禁令,現時想通過這樣的管道參與已經很難。

但是在POS機制下,小散如果想參與乙太坊挖礦,可以採用參與“礦池”的管道,將自己的ETH交給專業精、信譽好的大機构,直接在網上操作、轉帳乙太坊就可以了。 通過這種管道參與乙太坊挖礦,大概年收益率在2%~3%之間,或者稍微再高一點。

這裡有一個乙太坊官網羅列的當下比較知名的礦池清單,僅供大家參攷:

https://ethereum.org/en/staking/pools/

Author:BticoinKOL,Source:https://bitcoinkol.com/archives/2180

Like (1)
Previous 11/06/2022 2:41 pm
Next 03/08/2022 3:14 pm

Related Articles

  • 給新人炒幣的建議!

    新手炒幣不虧很難,其實炒幣和炒股一樣的概念,只不過把股換成了幣,區別不大。 所以在股市裏的鐵律,一贏二平七虧在幣圈同樣適用。 新手炒幣虧在哪裡? 一虧:虧在人性的貪婪。 如果不是選擇性錯誤,一隻幣賺個2到5個點就出掉,賺錢的概率還是挺大的。 二虧:虧在追漲殺跌。 漲了很多不想賣,總希望能再漲點,一條魚總想從魚頭吃到魚尾,最好連魚骨頭都一起吃了。 虧的時候急忙的割肉離場。 三虧:虧在認知的錯誤。 看到的是那些只有幾分錢的空氣幣,便宜,一口氣買進很多,一夜之間跌到幾厘,甚至歸零。 那新手炒幣如何不虧? 在幣圈有句名言,守幣比守寡還難。 可見如今在主流幣上賺到錢的,都不是炒幣賺到的,而是屯幣的結果,在於長線的投資。 不要太去在乎短期的漲跌,前提條件是屯的是有價值的幣。

    23/01/2022
    00
  • 2022年值得關注的七種加密貨幣

    2021年加密貨幣市場的總市值翻了三倍,誕生一大批百倍幣種躋身加密貨幣市值前列,但是,儘管取得了這些巨大的收益,這種新興的投資市場仍值得投資者在2022年持續關注。 儘管標準普爾500指數在2021年的平均年度總回報與過去40年相比翻了一番多,但加密貨幣市場再次搶盡風頭。 根據CoinMarketCap的數據,截至2022年1月1日撰寫本文時,所有數位貨幣的總價值為2.27萬億美元。 比特幣今年初僅為2.9萬美元,2021年11月10日達到歷史最高價6.9萬美元,截止目前的價格是4.7萬美元,儘管存在極端的波動時期,但長期持有的投資者仍然有很多賺錢的機會。 隨著我們步入新的一年,這裡有七種加密貨幣值得我們在2022年持續關注。 AVAX 在市值前列的加密貨幣中,今年最有潜力的加密貨幣是Avalanche(CRYPTO:AVAX)。推薦閱讀:AVAX幣潛力怎麼樣?先了解Avalanche項目前景 Avalanche是一個智慧合約驅動的區塊鏈網絡,可提供令人難以置信的速度和相容性,這使其成為開發去中心化應用程序(dApp)的最佳選擇。 根據Avalanche的開發團隊的說法,基於區塊鏈的網絡每秒可以處理超過4500筆交易(TPS),並且提供不到兩秒的區塊確定性。 而比特幣和乙太坊這兩個最受歡迎的區塊鏈網絡可以分別處理7和13 TPS,並且它們在大約60分鐘和6分鐘內完成交易,這就是Avalanche比最流行的加密貨幣高效得多的原因。 但真正的誘惑是相容性,dApp開發人員喜歡使用乙太坊虛擬機器,這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 Avalanche在其區塊鏈上運行了乙太坊虛擬機器。 這意味著dApp開發人員有機會避免與乙太坊區塊鏈相關的擁塞、高額費用和處理延遲,並將他們的項目遷移到Avalanche的優越網絡,這應該是2022年AVAX的主要賣點。 2.Qtum 基於市值主導地位,比特幣和乙太坊最受投資者的喜愛,然而,這些網絡有其缺點,它們速度慢、擁擠,並且通常附帶高額的交易費用,而Qtum旨在將這兩個網絡的最佳方面結合到一個區塊鏈項目中。 Qtum的區塊鏈結合了比特幣的高度安全的UTXO交易模型,並將其與乙太坊虛擬機器相結合。 結果是一個可以支持智慧合約的安全網絡。 換句話說,Qtum可以用於發送付款,也可以作為dApp開發的中心,包括去中心化金融(DeFi)應用程序。 憑藉低廉的交易費用和處理70TPS的能力,它是dApp開發人員的另一個明智選擇。 更重要的是,Qtum的帳戶抽象層(AAL)提供了與其他平臺的區別。 無需過於科技化,AAL是一個組件,它允許Qtum的工程師不斷陞級區塊鏈的智慧合約組件,同時始終確保無論推出多少陞級,它都將與UTXO交易模型保持相容。 XLM 除了比特幣,基於支付幣的網絡在加密領域並沒有受到很多人的喜愛,但如果有的話,那就是Stellar(CRYPTO:XLM),按市值計算,它是第25大數位貨幣。 想像一下,你口袋裏有美元,你想通過傳統的銀行通路向英國的朋友或家人匯款,今天現有的基礎設施可能需要整整一周的時間來驗證和結算這筆交易。 相比之下,如果您使用Stellar基於區塊鏈的網絡,您的美元將轉換為Lumens(XLM,網絡的協定權杖),發送到目的地,然後轉換為英鎊。 完成這筆交易的時間大約4到5秒,按下發送按鈕、驗證和結算的速度比大多數人走到冰柜前都要快,Stellar最多可以為每個開發人員處理3000 TPS。 Stellar提供的產品也極具成本效益,Stellar網絡上的平均交易費用為0.00001 XLM。 根據最近《Lumen》每臺0.274美元的價格,在用戶付出1美元的費用之前,我們已經進行了超過36.4萬次交易。 相比之下,傳統銀行甚至比特幣的平均交易費用通常為2美元或更高。 考慮到Stellar擁有大型合作夥伴的歷史,這是一個加密貨幣投資者應該認真對待的項目。 ALGO Algorand(CRYPTO:ALGO),按市值計算,它是第15大數位貨幣。 今天說的加密貨幣的關鍵主題之一是競爭優勢,使用Algorand,用戶可以獲得高效的執行和可擴展性。 根據Algorand最近更新的數據,該網絡的處理速度為1162 TPS,並提供了4.36秒的區塊終結時間。 這或多或少與Stellar相當。 Algorand的獨特之處在於對傳統的股權證明共識機制的調整。 憑藉Algorand的純權益證明(PPoS),ALGO的持有者將被隨機秘密地選擇來提議區塊並對提議進行投票。 與PPoS相關的隨機化幾乎確保了少數ALGO持有者不能串通來破壞網絡。 但Algorand之所以如此令人興奮,是因為它對互操作性的強調。 開發團隊知道正在開發無數獨特的區塊鏈項目,其中許多項目可能彼此不相容。 Algorand專注於彌合這些差距,使DeFi和dApps成為主流。 在2021年翻兩番之後,我們相信Algorand到2022年仍然會有不錯的表現。 5.NANO Nano(CRYPTO:NANO),它是這份名單上市值最小的數位貨幣,市值略高於5億美元。 雖然它的市值可能很小,但今年Nano可能為耐心的投資者帶來驚喜。 與Stellar一樣,Nano是一種支付網絡代幣,它的所有內容都與速度、可擴展性和完全超越傳統支付基礎設施有關。 Nano與其他數千個支付幣項目的區別在於它的區塊鏈網絡,Nano採用了所謂的塊狀晶格區塊鏈。 這種設計允許每個用戶擁有自己的區塊鏈,他們可以自由地添加到區塊鏈中。 由於用戶有自己的區塊鏈,他們不會與其他用戶競爭提出新的區塊,也不會擔心獲得支付的發送方和接收方以外的任何人的準予。 簡而言之,Nano的網絡可以非常迅速地擴展,而不會對網絡的效能產生負面影響。 說到效能,Nano提供了這個清單中最快的塊終結。 據它的開發人員說,典型的交易會在一秒鐘內驗證和完成。 重複一遍,少於一秒! Nano的開放代表投票(ORV)共識機制支持更多的差异。 不用深究,ORV是使網絡上的交易費用更低的關鍵組件。 總之,Nano可以在不到一秒的時間內免費完成跨境交易,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競爭優勢。 Axie Infinity 投資者著迷於去中心化的、基於區塊鏈的虛擬世界的前景。 Axie Infinity(CRYPTO:AXS)目前正在引領這一潮流,並可能在2022年繼續領跑。 Axie在乙太坊區塊鏈上開發了一款遊戲賺錢遊戲,該遊戲在最近幾個月大受歡迎。 用戶收集、飼養、繁殖和戰鬥被稱為Axies的怪物般的人物。 要參加戰鬥,用戶至少需要三個Axies。 與傳統遊戲一樣,這些戰鬥的獲勝者會獲得可用於提高等級的經驗值。 雖然這一切聽起來很簡單,但Axie Infinity和傳統遊戲的最大區別是:所有權。 如果您在Xbox上下載允許您修改角色或創建自己的虛擬世界的遊戲,這些角色的權利仍屬於遊戲開發商。 相比之下,如果你從遊戲中提現Axie,它就會成為不可替代的代幣(NFT)。 它可以用於遊戲或在市場中進行貨幣交易。 換句話說,遊戲玩家對Axie的創作擁有完全的所有權,這與我們在幾十年的遊戲中所見證的形成鮮明對比。 來自TokenTerminal. com的資料顯示,Axie Infinity在過去90天內帶來了12.4億美元的協定dApp收入。 在此時間範圍內,僅落後於乙太坊(49.8億美元)。 隨著現實世界使用量的新增,Axie Infinity可能會在2022年成為熱門代幣。 IOTA IOTA(CRYPTO:MIOTA),根據CoinMarketCap的數據,IOTA曾是2017年市值排名前十的數位貨幣,但現在一路跌至第41名。 當前有超過16000種加密貨幣上市時,競爭優勢和差异化是脫穎而出的必要條件,像我上面描述的項目一樣,IOTA提供了這種區別。 IOTA有趣的地方在於它不是基於區塊鏈的。 相反,開發人員構建了所謂的“Tangle”——一個直接無循環圖表(DAG),它要求新事務確認至少兩個以前的事務。 想像一下,這些交易的相互聯系沿著時間線傳播,並創造出一個類似於纏繞在一起的網的東西(也就是“Tangle”)。 為什麼Tangle和區塊鏈看起來不像其他項目? 答案是,由於需要生成、投票和驗證新塊,區塊鏈的速度會變慢。 使用Tangle消除這些障礙意味著一個更快、更可擴展的網絡,就像Nano一樣,費用更低。…

    04/01/2022
    00
  • 乙太坊合併那些容易被忽略的重大影響,利好出盡就是利空?

    7月26日,乙太坊完成了第十次影子分叉,此後乙太坊協定支持團隊發佈Goerli/Prater合併公告,明確接下來的合併過程分為兩個步驟,預計分別於UTC時間2022年8月4日、8月6日至12日之間進行。 作為乙太坊的最後一次測試網PoS過渡合併,雖然不少人詬病其進度緩慢,但乙太坊合併確實在慢慢推進,終於來到了最後的關口。 The Merge會帶來通縮麼? 作為乙太坊合併的相關話題,「ETC」最近以承接乙太坊沉沒算力的可能選項之一而備受熱議,尤其是在關於分叉的討論甚囂塵上的背景下。 其實乙太坊主網與PoS信標鏈合併的關鍵影響在於之後新ETH產出的形式:用戶可以通過質押至少32枚ETH,從而參與乙太坊PoS質押以獲得收益獎勵。 這意味著維護網路安全的主力軍將不再是礦工而是驗證者,且想成為驗證者則必須將ETH質押到Eth2的質押合約裏。 其實從這個角度看,質押至少32個ETH獲取獎勵的行為,可以簡單類比是新形勢下的「乙太坊顯卡挖礦」——每32個ETH都可以類比作一臺礦機,質押生成的獎勵就是挖礦產出。 而區塊鏈由三部分組成:共識層、執行層和數據可用性層。 合併是對共識層的陞級,但Gas fee是付給執行層的。 這意味著The Merge將PoW共識改為POS,PoW鏈將不產出新的乙太坊,新增的乙太坊將只從PoS生產,這將减少能源使用,但不會影響Gas成本。 而按照現時數據估算,乙太坊在The Merge陞級轉向PoS機制之後,每年PoS新增的乙太坊大約為60萬枚,但按2021年乙太坊轉倫敦升級後的鏈上銷毀數據,預計乙太坊一年因EIP-1559所銷毀的數量大約在470萬枚左右。 這意味著從此乙太坊的淨銷毀將大於淨產出,為-410萬枚,那結合現時乙太坊約1.2億枚的數量,以後每年乙太坊不僅不會再增發,還會處於通縮狀態: (60萬枚POS – 470萬枚銷毀的)/約1.2億≈-3.5% 這無疑將從供給端對價格產生强烈支撐。 同時隨著Eth2的推進和倫敦陞級即將實施,面臨銷毀的預期,加之PoS需求,ETH無疑將更加稀缺,這是對ETH價格在需求層面最有力的提振。 與此同時,雖然現時Eth2的質押APR(年利率)是5%左右,隨著ETH質押總數的增多收益也會持續下降,但即便全網質押量達到1000萬枚ETH,年化收益也仍然在5%左右,妥妥地屬於低風險的穩妥收益。 RealVision創始人Raoul Pal表示,如果乙太坊在合併後提供4.8%的收益率,那麼4.8%也將成為其他加密項目的基準收益率。 這意味著乙太坊質押提供的4.8%以後很可能就是乙太坊世界的無風險利率,也即相當於現實世界中的美元現金存款,其它乙太坊協定的投資收益率大概率都會高於4.8%(不然用戶可以直接選擇質押乙太坊),且其收益高於4.8%越多,風險越大。 對乙太坊擴容影響幾何? 除了挖礦產出這部分的影響,合併對乙太坊效能,尤其是分片、Rollup這樣擴容解決方案又會造成哪些影響? 最近Vitalik在ETH CC發言總結,稱合併(Merge)只是乙太坊發展之路上的一小步,之後還有Surge、Verge、Purge以及Splurge,但「Merge、Surge、Verge、Purge以及Splurge不是不同的階段,而是將並行發生」。 而早在2021年12月初,Vitalik就曾發表了一篇題為「Endgame」(最後階段)的文章,提出了所有區塊鏈在未來將最終融合的觀點,同時列出了允許區塊驗證以一種去中心化和抗審查的管道發生的工具。 第一步就是我們熟知的合併(The Merge),指的是從工作量證明到權益證明的全面過渡; 第二部分,稱為激增(The Surge),計畫提高乙太坊的可擴展性,大幅提升頻寬和輸送量,特別是在zk-rollup上。 而當乙太坊主網將與信標鏈「合併」後,主網將把運行智慧合約的能力以及完整歷史和當前狀態引入PoS系統,乙太坊2.0會通過引入分片鏈(Shard Chains)的管道來提升網絡的處理能力。 現時規劃是建立64條分片鏈,每一個分片都有一組驗證者負責對區塊進行打包和驗證,如同一條公路突然變成了64條的寬度,處理速度必然會大大加快。 此前2020年1月5日,Vitalik曾發表關於Rollup的最新相關文章《Rollups不完全匯總指南》,現時Rollup也已經基本擔綱了接下來中短期內承接乙太坊擴容的使命。 所以Rollup通過與將來的分片這一橫向擴展方案的搭配使用,理論上能讓乙太坊網絡在效能達到上十萬TPS的驚人輸送量,實現乘數效應。 公鏈格局短期會否變動? 像Polygon、BNB Chain等EVM相容的公鏈,現時相較於乙太坊的替代優勢就在於Gas和效能沒有進入完全滿負荷狀態,擁堵體驗暫時並沒有格外凸顯,相比而言用戶體驗更優。 那乙太坊完成合併後對其的影響也就需要聚焦在這方面,但其實就輸送量而言並不會有明顯改變,PoW轉PoS後,只是出塊時間會固定下來,單塊的交換容量依舊,所以並不會有明顯改善。 簡言之,短期不會對TPS有影響,擴容的任務會主要由合併後的分片和L2(Rollup)來承擔。 與此同時,最近以Aptos、Sui為代表的新公鏈浪潮逐步走入更多人的視野,但2018、2021年也未嘗沒有過競爭公鏈掀起的超越乙太坊的「公鏈熱」。 事實證明面對體系龐雜、層次豐富、自創新能力極强的乙太坊而言,先發優勢幾乎不可逾越,從EOS、Solana又到如今的Aptos,雖然換了新敘事主角,可預見的未來仍難言

    04/08/2022
    00
  • 投資比特幣是一個好的選擇嗎?

    我們這種偏傳統的投資人,會喜歡拿比特幣跟黃金去做對比。 因為他們之間很多地方是相似的。 首先,黃金和比特幣都總量恒定,現時全世界已經開採的黃金是19萬噸; 比特幣總量也恒定2100萬個。 於是就有了稀缺性,無法增發。 其次,黃金和比特幣都介質均勻,可以無限分割。 比如1公斤黃金可以分割成100個10克的金條,每個10克的金條都是等值的。 同樣,比特幣也可以無限分割,1個買不起的話,可以買0.0001個。 再者,它們都是無息資產,本身不會產生增量利息。 你的投資收益完全取決於未來有沒有人接盤,以及用什麼價格來接盤。 所以黃金跟比特幣的價值取決於共識。 從時間沉澱上來說,黃金背後有幾千年來人們對它價值的共同認可。 它經過非常長時間的沉澱,市場的教育和很多的應用場景,黃金能打造首飾,能在戰爭中變錢,能買到糧食,能通過買進賣出進行套利,你看,共識就有了。 那麼回到比特幣,它是不是一個好的投資品呢? 這個問題得問大家。 比特幣從誕生到今天,並沒有經過長時間的沉澱,共識還沒有完全建立。 比如張三、李四、王五,中國人、美國人、日本人都承認黃金的價值,但不會都承認比特幣是保值增值的。 再說市場的教育。 這些年我見過的從無到有的投資品中,比特幣是真正做的最好的。 無論它用什麼辦法,比如中本聰的傳奇故事也好,還是交易所場景、碼農思維也好,總之它都給全世界做了一個教育,我們很多人現在都對去中心化的區塊鏈資產形成了一定的共識。 但你還要注意差別,我鄉下的親戚都知道黃金是個好東西,但我大學同學還有人不知道什麼是比特幣。 從中可知,比特幣在市場教育上還有多大的空間。 最後,我們看應用場景。 黃金好歹還能囤著,能打造一些首飾。 但比特幣就是一個虛擬的東西,沒有什麼應用場景。 2015年我在日本用比特幣買手機,我買的時候花的比特幣相當於3萬日元,因為比特幣轉帳速度慢,價格實时波動,到商家帳戶的時候,這些比特幣就升值到5萬了。 波動性這麼大,說明它並不適合用作日常交易。 那麼在未來多長的時間,比特幣能被更廣泛的人群所接受,同時擁有更多的應用場景呢? 這就是你在投資比特幣之前要提前思考的。 如果你認為它在十年內能達到你所認可的共識强度,那麼你就以十年為週期去投資它。 所以一定要搞清楚比特幣的投資邏輯。 如果你認為它一定能讓你一夜暴富,那就千萬不要碰。

    KOL意見 11/01/2023
    00
  • 融資過億加密貨幣項目,將誕生多少“獨角獸”?

    最近兩年的加密領域可謂是今非昔比,VC們在加密領域的投融資活動越來越密集,一筆筆越來越大的投入流向加密項目。 或許加密世界已悄然從蠻荒時代進入了資本“控場”為主的時代,我們不得不開始密切關注主流資本的一舉一動….. 為什麼要關注大額融資項目 在過去傳統財經領域裏,人們總是在關注頭部大機构的動向,諸如:某個知名VC投了某項目、某個大投行基金加倉了某項目股票等等。 那麼,我們為什麼非要關注項目融資,而且特別是大額融資呢? 至少有一下三點理由: 主流化後的加密行業,大部分有前途的方向都會有資本紮堆,大機构是風向標,避免踩坑。 恨不得把錢用在刀刃上的機构,會嚴格篩選項目的團隊和產品,各方面都會出色的項目才入得了頂級VC的“法眼”。 頂級VC投的不一定是好的,他們也在廣撒網,囙此與其關注小額投入的項目不如關注大金額投入的項目,特別是過億美金的項目,這是機构在用“資金”在投票,具有更高的確定性。 融資過億美金的項目 按賽道分類例舉,乙太坊Layer2賽道 ·Polygon 今年2月,Polygon在新的一輪融資中共籌集了大約4.5億美元,由印度紅杉資本領投。 共40多家風險投資機構參與到本輪融資中,包括了軟銀集團、Galaxy Digital、Tiger Global等機构。 人稱“印度乙太坊馬蹄”,Polygon由Matic更名而來,更名後譯作“多變形”,似乎寓意著他的願景:乙太坊Layer2多種解決方案的聚合器。 當前,Polygon主要以POS側鏈作為過渡,收購的幾個Zk-Rollup等方案正在路上。 或許因為項目團隊本身來自乙太坊社區,在社區內已有一定影響力,Polygon生態中TVL靠前排的主要來自乙太坊的老牌DeFi入駐,如TVL達9億美金的AAVE以及TVL近4億美金的Cruve等; 此外,NFT市場OpenSea的多鏈支持中Polygon也是較早被部署的; 還有元宇宙龍頭The Sandbox等都選擇了Polygon的POS鏈作為解决現時緩解乙太坊低速高費問題的方案。 ·StarkWare 它是Layer2 ZK-Rollup方案的扛把子。 號稱全明星團隊的StarkWare其團隊由世界級的密碼學家和科學家組成,核心成員是Zcash的前首席科學家,該團隊在2018年的一篇學術論文中提出zk-STARK科技,論文作者隨後創建了StarkWare。 無疑該團隊在zk-STARK科技上的造詣是世界領先的。 今年3月,乙太坊Layer 2開發商StarkWare以60億美元估值籌集新一輪融資,該輪融資仍未結束,可能至少融資1億美元。 兒此前2021年11月16日消息,StarkWare就已經完成5000萬美元C輪融資,現估值20億美元。 該輪融資由紅杉資本領投,現有投資者Paradigm、三箭資本、Alameda Research和Founders Fund、IOSG等參投。 ·Arbitrum 它是Layer2 OP-Rollup方案的“扛把子”,同時作為落地最早、生態發展速度最快的Rollup Layer2,其TVL(總鎖定資產)已經達到了36億美金一度霸榜Layer2 TVL榜單。 去年8月乙太坊二層擴容方案Arbitrum完成1.2億美元B輪融資,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領投,Polychain Capital、Pantera Capital、Coinbase Ventures、Alameda Research、SNZ等參投。 ·Immutable X 作為首個也是唯一專注於NFT的二層解決方案,伴隨著NFT領域的火熱,這個搭乘“東風”的項目因為賽道也變得炙手可熱起來。 Immutable X的前身團隊是知名鏈遊公司Gods Unchained(後面簡稱GU),有著傳奇製作團隊的稱號。 此前與全球知名企業有過合作,其中就有與TikTok合作發佈NFT、與遊戲驛站合作創建NFT平臺、OpenSea宣佈將集成Immutable X打造免gas費的NFT市場…… 今年3月,Immutable X以25億美元估值完成2億美元融資,淡馬錫(新加坡公司)領投,參投方包括Mirae Asset、ParaFi Capital、Declaration Partners等。 NFT/元宇宙遊戲賽道 ·OpenSea 顯然這貨無需多說。 今年1月,宣佈獲得3億美元C輪融資,Coatue Management、Paradigm聯合領投; 去年8月,完成1億美元B輪融資,a16z領投。 參投的有配置管理公司Coatur,Creative Artists Agency,Ashton Kutcher,Kevin Durant和Shawn Mendes。 ·The Sandbox 作為元宇宙龍頭之一,是加密獨角獸Animoca Brands公司在2018年以500萬美金收購下來的傳統遊戲開發商,如今已今非昔比。 此前傳得沸沸揚揚的一塊元宇宙地塊賣了500萬美金的事件間,就是來自The Sandbox出售的一塊土地(面積較大的一塊),買家是香港知名地產商。 去年11月,軟銀願景基金2(Vision Fund 2)領投9300萬美元,近日,彭博社消息The Sandbox今年可能會進行新一輪融資,以支持其收購擴張行動。 另外,近日據The Sandbox大中華區總監蔡和偉接受港媒採訪時透露,2021年The Sand box虛擬土地銷售額超過3.5億美元。 4月19日,據彭博社報導,知情人士表示The Sandbox正尋求以40億美元估值完成新一輪4億美元融資。 2018年身價500萬美金,如今一塊地就賣了500萬美金,身價更是暴漲到了數十億美金。 ·Axie Infinity 去年一度大紅大紫的GameFi龍頭、“鏈遊之王”Axie…

    03/05/2022
    00
  • 接下來加密貨幣市場怎麼看? 埋伏一波爆發潜力幣!

    今天美聯儲毫無意外加息,6月點陣圖顯示下半年會加息兩次,今天已經完成了一次任務。 下半年美聯儲還有3次FOMC會議,所以美聯儲不用那麼著急扣動扳機。 這一次的FOMC決議和上次幾乎沒有任何改動,鮑威爾說的東西也沒有任何有用的資訊。 總的來說,這次加息會議沒任何新增資訊,解讀的前面都沒認真看。 美聯儲如期加息25個基準點,市場沒有下跌,反而是小有反彈了,利率已經達到了2001年以來的最高水准! 接下來市場怎麼看? 還有沒有大跌? 接下來市場,我認為傾向於繼續震盪往上走,因為既然利率來到了最高水准,今年再加息的概率很低了,也就是說這會是今年最後一次加息! 需要注意,但今年不會這麼快進入降息! 它肯定是會拖著的,拖著維持在現在的高位,所以資金進不來,但一下子大跌,跌回去到2w以內,是小概率事件! 能够在2w-3.5w以內,把5層以上倉位打出去,我覺得已經可以了。 至於小幣種,接下來要注重篩選,規避拋壓太大的標的,選擇龍頭進行逐步配寘。 我個人現時看好的幾個賽道,我會往賽道的龍頭上佈局。 1.坎昆陞級二層協定賽道 2.RWA賽道裏的龍頭借貸協定 3.NFT賽道 4.BRC20賽道 5.LSD質押賽道 昨天表現不錯的山寨還是RWA賽道,其中MKR表現總是格外的搶眼,不知道一直埋伏的ARB何時才能走出這樣的主昇浪獨立上漲行情,或許已經不遠了,畢竟7月講過,8月來臨就距離坎昆陞級的時間只會越來越近,炒作的預期就會越來越强,那麼也就意味著受到資金的關注會越來越多, 理論的底部就會陸續被抬高,所以,當前不要期望ARB能下跌到之前的低點或者更低,這是不太現實的! 預期等暴跌,不如陸續的埋伏坎昆陞級敘事利好的相關品種,最直接受益的肯定是ARB和OP,而OP每個與都有解鎖,相比ARB明年三月才會迎來大額解鎖,所以,ARB上漲的潜力更大,從炒新不炒舊的原則,也是選擇ARB,畢竟OP之前已經被爆炒過幾次了,而ARB當前還沒有被大肆炒作過! 所以,重點還是推薦大家埋伏ARB為主! eos,將會在下個月爆發 EOS過去曾被認為是Layer1賽道中最有前途的區塊鏈之一。 在推出時,EOS是市值排名前五的加密貨幣。 但從那以後,EOS未能達到早前的預期,社群成員在很大程度上將其歸因於創始團隊缺乏開發和投資。 2021年,EOS社群開始逆轉方向,首先正式將創始團隊與項目拉開距離。 在由社群組成的EOS網絡基金會(ENF)的領導下,社群投票决定在2021年凍結創始團隊的代幣釋放合約,並在YvesLa Rose的帶領下於2022年出下一代區 塊鏈協定Antelope,以取代EOSIO協定。 根據EOS網絡基金會新聞稿稱,Antelope是一個構建下一代Web3產品和服務的開放框架,可由創新的DPoS算灋實現每日數百萬筆交易,全球開發者及企業可在該協定上建構DeFi、供應鏈管理、NFT、遊戲等廣泛應用。 EOS暫報0.77美元,當前市值為8.8億美元,在所有加密貨幣市值中排名第52名。 有望衝擊1美金 BCH生態系統基金將對Cashtokens生態投資2000萬美金; 5月通過硬分叉陞級推出代B發行功能“Cash Tokens“以及支持智慧合約,允許開發者在BCH上開發DAPP,對BCH是利好,相當於讓BCH還能生兒子,現時在230~240震盪了快2周了,等穩了還有機會上。 Ankr將推出USI,即將啟動節點合作夥伴計畫; 計畫已已得到微軟和騰訊雲的支持,通過參與這個計畫,未來的節點提供商可以通過為Ankr的RPC客戶提供付費流量來獲得穩定的收入來源。 到時候會像當年FIL節點一樣,會有一撥人不停的沖, 利好Ankr代幣,二次築底快完了,等完了才會向上,需要點時間。

    KOL意見 27/07/2023
    00
  • Cardano和Polkadot哪個更適合投資?

    Cardano(ADA)和Polkadot(DOT)都是精緻的投資加密貨幣。 但是,如果您正在尋找唯一一個擁有更光明未來的人,那麼卡爾達諾將是更好的選擇。 這就是為什麼Cardano建立在一個非常强大的基礎之上,其團隊由經驗豐富且合格的個人組成。 此外,它的科技比Polkad的技術先進得多,這使其在成為第一大加密貨幣的競爭中具有優勢。 最後,卡爾達諾正在竭盡全力成為主流加密貨幣,從長遠來看,這肯定會推高其價值。 Cardano(ADA) Cardano區塊鏈是一個權益證明(POS)網絡,是第一個基於已發表研究創建的網絡。 對於這種尖端科技,交易驗證是必要的,驗證者必須“質押”他們的ADA代幣的一部分。 它是由同時也是乙太坊的聯合創始人查爾斯·霍斯金森(Charles Hoskinson)創建的。 最近幾個月,ADA加密貨幣引起了投資者的興趣,到目前為止,它度過了美好的一年。 Polkadot(DOT) Polkadot是一項嚴肅的業務,即使它的名字有點奇怪。 首先,Polkadot使用一個系統,在該系統中經過驗證的驗證者“挖掘”網絡。 Polkadot是一種區塊鏈網絡,允許網絡上的不同區塊鏈相互通信。 它的並行處理為解决與區塊鏈相關的許多常見覈心問題打開了大門,這些問題似乎更有效地發揮作用。 Polkadot並不那麼出名,但它獲得了很大的吸引力。 它不像比特幣或乙太坊那樣開採(因為它沒有區塊鏈)。 乙太坊的另一比特聯合創始人Gavin Wood創立了Polkadot Cardano和Polkadot之間的主要區別 與比特幣相比,卡爾達諾對投資者和策展人的危險更低,懲罰也更輕。 與比特幣相比,卡爾達諾的風險較低,對投資者和版主的處罰也不那麼嚴厲。 Polkadot購買風險更高。

    03/05/2022
    00
  • GRT幣價格為什麼會上漲?

    隨著子圖遷移到The Graph的去中心化主網,GRT上漲39%。關於GRT幣的潛力和價值我們在The Graph(GRT幣)協定是什麼?介紹過,對此幣感興趣的不要錯過! 隨著子圖在Graph Grants的幫助下遷移到其去中心化主網,Graph引領山寨幣市場,增長了38.6%。 隨著不斷增長的數字經濟經歷從Web2到Web3的過渡,預言機和數據提供商正在成為確保資訊可靠共亯和傳輸的越來越重要的部門了。 Graph(GRT)是一種通過創建稱為子圖的開放API率先將區塊鏈科技與資料管理和檢索集成的協定。 GRT價格上漲背後有三個根本原因:子圖持續遷移到Graph主網、啟動贈款以幫助項目在去中心化網絡上構建或遷移到去中心化網絡以及即將於6月2日舉行的2022年Graph Day。

    16/03/2022
    0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