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宇晨發起USDD,是紮克伯格想做但沒做到的

4月21日,波場TRON創始人孫宇晨通過推特發佈公開信稱:波場宣佈正式進軍去中心化穩定幣,上線USDD(Decentralized USD)。 同時,波場DAO將聯合區塊鏈行業的主流機构發起成立波場聯合儲備(TRON DAO Reserve),以數學與算灋實現人類的金融自由。前文USDD幣是什麼已經對USDD做了全面應用分析,有興趣的可以查閱。

孫宇晨發起USDD,是紮克伯格想做但沒做到的

其實,孫宇晨並不是第一個試圖用區塊鏈科技實現金融自由的。 此前,紮克伯格領導下的Facebook就有上線跨國際貨幣的計畫。 其發起的Libra項目(後更名為Diem,全文仍統一用Libra)就是想通過穩定幣占得全球數位金融的先機。 成立了由27名創世會員的Libra協會,但僅僅運行數月的Libra協會突然瓦解。 據彭博社,Libra協會正在考慮打包出售其相關資產,以退還早期投資者的投資。 紮克伯格關於虛擬貨幣的構想破滅後,究竟如何實現真正的去中心化穩定幣? 這個問題始終縈繞在整個區塊鏈行業的上空。

現在區塊鏈行業已經是一個超過萬億美元的開放金融市場,並有逐步擴大的趨勢。 虛擬貨幣市場規模大幅擴張,資料顯示,2021年在比特幣、乙太幣的加持下,全球加密數位貨幣總市值超過2.8萬億美元,較2020年增長超過一倍。 但加密貨幣並沒有漲跌限制,更沒有法定貨幣的加持,導致加密貨幣市場容易出現劇烈波動,影響整個加密貨幣市場的良性發展。

在此背景下,去中心化穩定幣作為傳統法定貨幣和非穩定數位加密貨幣的橋樑而產生。 此次,孫宇晨成牽頭成立的波場聯合儲備使用高流動性的USD為“實物”,確定了穩定性。 憑藉波場區塊鏈已經成為全世界最大的穩定幣網絡,鏈上穩定幣與金融資產整體規模超過550億美元,累計清結算四萬億美元等諸多條件,USDD較之於仍未落地的Libra,具有明顯的穩定幣交易、結算經驗等優勢。 波場聯合儲備也比紮克伯格創辦的Libra加密貨幣協會在穩定幣交易方面顯得更加務實。 所以,Libra仍舊還只是停留在概念中,儘管紮克伯格維持奔走了3年多,而孫宇晨發起的USDD卻已開始落地。

Author:BticoinKOL,Source:https://bitcoinkol.com/archives/1781

Like (2)
Previous 22/04/2022 3:32 pm
Next 24/04/2022 6:01 am

Related Articles

  • NFT的市場在逐漸壯大,Google蒐索量超過Crypto

    去年,在穀歌上的NFT蒐索量增長了1000%,而且仍呈現著上升趨勢,這表明越來越多的人對這些資產表示了興趣。 進一步的分析表明,在過去的幾個月裏,人們更喜歡投資NFT而不是Crypto。 儘管去年大部分時間Crypto的蒐索量都高於NFT,但自去年11月以來,Crypto蒐索量開始呈下降趨勢。 現在,穀歌趨勢顯示,蒐索NFT的人比Crypto用戶多得多。 根據穀歌的數據,從地域的角度來看,新加坡、香港、中國、委內瑞拉和加拿大對NFT的蒐索最多,NFT熱潮席捲了整個亞洲,而不是歐洲或美國。 同時相比之下,新加坡、斯洛文尼亞、荷蘭、賽普勒斯和奈及利亞的Crypto蒐索率最高。 儘管NFT蒐索量低於BTC蒐索量,但從這一趨勢來看,在Google上蒐索NFT的人比蒐索乙太坊術語的人多。 而按市值計算的其他十大Crypto也是如此。 而自去年7月NFT蒐索量開始呈現持續上升趨勢以來,全球每月對BTC的蒐索量相對保持不變,對區塊鏈和其他Crypto相關術語的蒐索量也相對不變。 在過去的幾個月裏,NFT也成為了Twitter、Instagram和Facebook在內的幾乎所有主要社交網站的蒐索詞。 每月社交媒體的累計訪問量從去年12月的260萬新增到現時的3500萬。 這是根據Brand24社交媒體分析工具生成的數據得出的。 自去年12月以來實現了最大的蒐索量。 就Crypto而言,按該工具的計算,社交媒體的總覆蓋範圍和提及次數分別為2500萬次和5.1萬次。 但自去年12月以來,被提及的次數和社交媒體使用Crypto這個詞的次數呈線性增長。 截至2021年12月,社交媒體的覆蓋範圍為130萬次,被提及的次數僅為1萬次。 囙此,雖然這兩個術語在社交媒體上的蒐索量都在快速增長,但NFT社交媒體的覆蓋面在過去一個月中以更快的速度增長。 NFT社交媒體覆蓋率和穀歌蒐索的增長也與NFT銷量的增長相吻合。 現在,每月的銷售額從一個月前的12億美元上升到現時的30億美元。 在同一時期,Crypto市值一直呈下降趨勢,從2.2萬億美元降至現時的1.6萬億美元。 似乎投資Crypto的人也在把一些財富從Crypto轉移到NFT,這些資產很受歡迎。

    29/01/2022
    00
  • 史诗级超暴跌!Coinbase已跌26.4%市值蒸发85%!

    在Luna暴跌的情緒帶動下,比特幣在本周兩度失守3萬美元關鍵整數比特後,徹底放弃了抵抗,今天最低觸及到了24575美元,重繪了2020年12月來的最低點。 據統計數據,在過去24小時內,全網加密貨幣有超過16萬人爆倉,爆倉量達到了4.49億美元。 不知道有多少投資者在這個行情裏躍躍欲“跳”。 雪上加霜的是,美聯儲週一發佈半年度《金融穩定報告》,警告旨在與美元等硬通貨掛鉤的穩定幣,有可能在壓力下貶值或失去流動性的資產支持。 美國財政部本周也宣佈,美國財長耶倫將在出席國會參議院聽證會時表示,金融穩定監管委員會(FSOC)正設法確認數位資產將會構成的風險。 Coinbase發佈第一季度財報,財報顯示,其一季度收入為11.7億美元,同比下滑27%,此前華爾街預期為14.8億美元,同時錄得虧損4.2億美元。 昨天Coinbase暴跌26.4%,股價據高點已經跌去85%,市值蒸發666億美元(約合4500億人民幣)。 木頭姐還是強勢的,在5月11日暴跌當天,逆勢抄底Coinbase約54.6萬股,花費約3000萬美元。 多爾西將Coinbase加密交易所比作賭場,他12日正在回應River Financial首席執行官Alexander Leishman的推文,Coinbase正在成為“主要收購目標”。 Coinbase股價週三大幅下跌26.4%至52.72美元,在盤後交易中又下跌2.55%至52.35美元。 阿姆斯壯週三在推特上表示:“市場在短期內是非理性的,但從長期來看並非如此。他們有時會為世界上最偉大的公司,提供大拍賣價格。” 巴菲特旗下投資的巴西數位銀行Nubank宣佈,將與區塊鏈初創公司Paxos Trust Company合作,允許其客戶交易加密貨幣。 明顯與巴菲特本月早前的說法與觀點不同,他強調迄今仍然認為比特幣等加密貨幣沒有價值。 Paxos首席執行官邁克爾·科斯塞塔(Michael Coscetta)表示,從週三開始,Nubank的5000多萬客戶將能够交易比特幣和乙太坊。 他表示,Paxos發現巴西對數位資產的需求新增,此舉將為Nubank的客戶提供更多支付方式,從而為他們創造更多的金融包容性。 巴菲特一直反對加密貨幣,曾將比特幣稱作“老鼠藥”,之前巴菲特就在股東大會上說:“我不知道比特幣的價格會在未來一年,或者5年或10年內上漲開始下跌。 在談到比特幣時,芒格表示,他這一生都在避免三件事:愚蠢的、邪惡的、讓他看起來糟糕的,而比特幣集這三者於一身,其長期很有可能最後價值會跌至零。 UST攪動多空平衡,近期市場延續大C浪調整,並重繪自2021年4月調整以來的新低,整體市場處於風暴中心。 近期困擾市場的兩大主要因素是美聯儲加息鷹派的措施,讓全球投資者擔心高通脹之下的高額度加息影響經濟復蘇,同時近期UST事件對於行業穩定幣的穩定性持懷疑態度,同時市場中伴隨著巨鯨的專業做空手段,讓本不強勢的市場雪上加霜。 短期市場探底依然沒有結束,並且市場波動較快,高空是大趨勢主要思路,短期市場壓制點位於31000-32000區域。 BTC剛剛明顯快速下探至$2.5萬收回,目前處於$2.7萬震盪,盤面明顯超跌,恐慌盤已經出來了,見底訊號明顯,接下來幾天會圍繞$2.7萬至$2.5萬附近作為底部支撐。

    12/05/2022
    00
  • 數位宇宙Sandbox元宇宙,就像一個“數位國”

    這是重點介紹SAND幣項目的第二篇文章,上一篇中我初步介紹了下目前大熱的四大元宇宙項目。隨著人們對加密遊戲的興趣日益濃厚以及Facebook大力推進元宇宙,元宇宙的數位土地銷售最近蓬勃發展。 Sandbox、Decentraland和Axie Infinity等基於乙太坊的元宇宙遊戲,實際上早在去年底元宇宙炒作浪潮之前,就已經作為基本業務開展虛擬土地等資產的交易。 如今,早期參與者開始有了巨大收穫。 (一) 作為當今最火爆元宇宙遊戲之一,Sandbox剛剛舉行了第一次Alpha遊戲測試,並將在2022年舉行更多的公開發佈。 雖然Sandbox遊戲還沒有完全向公眾開放,但人們正在買賣LAND地塊,期待在它們之上建造。 作為聯合創始人和首席運營官,來自巴黎的Sebastien Borget向媒體介紹,很高興看到他的團隊有關社區所有、用戶可定制的線上遊戲世界的想法被更多人接受。 他就元宇宙土地和Sandbox的下一步發展,向媒體披露了更多有價值的資訊。 “每一天,地圖都是不一樣的。不斷有新的土地所有者和新的社區進入,來决定建造彼此相鄰的新東西,”他說,“我感覺這就是一個數位國,充滿生機。這就是為什麼它令人興奮之所在。它具有豐富的文化,它是全球性的,而且它是易訪問的。” Sandbox乍一看有點像當年紅極一時的《我的世界》(Minecraft):一個由積木構建的虛擬遊樂場,類似於數位樂高積木。 不同之處在於虛擬資產所有權的形式,用戶可以在共亯的線上地圖上購買地塊並在上面構建和體驗自己擁有的遊戲。 Sandbox的每個地塊都由一個NFT表示,代表了由區塊鏈支持的數位項目所有權契約。 這些NFT由參與者們所有,可以隨意轉售和讓渡。 除了投機性投資,人們為什麼還要購買虛擬土地呐? 在The Sandbox中,地塊所有者們可以在自己數位空間中開發建設,可以是設計社區聚會場所或NFT畫廊,甚至可以設計開發互動遊戲。 這些遊戲也可以貨幣化,用戶們進而可以購買土地然後出租給其他創作者並收取費用。 現時,眾多名人和品牌商也在Sandbox買入地塊。 嘻哈傳奇藝員Snoop Dogg已經是Sandbox NFT的主要收藏家和創作者,他將在Sandbox內推出互動體驗項目,包括音樂會、NFT等。 粉絲們開始“支付”高價入住元宇宙,與Snoop結為鄰居,有一比特收藏家甚至為此花費了45萬多美元購買地塊。 與此同時,爱迪达、雅達利(Atari)和《行屍走肉》(Walking Dead)等品牌都在Sandbox上購買了地塊,並計畫建設自己的元宇宙前哨空間。 Borget認為,這些品牌商和名人們的逐漸加入,形成了“網絡效應”進而吸引其他人加入。 (二) 11月底,Sandbox開啟了第一個Alpha測試期,人們終於可以在Sandbox元宇宙裏玩耍了。 購買了Alpha Pass NFT的玩家可以有18次遊戲體驗並獲得代幣獎勵,而沒有通行證的其他玩家雖然不能獲得獎勵,也可以嘗試參與一些遊戲。 不過,在狂熱的粉絲們已經在NFT上花費了數億美元的背景下,Borget對多年開發後終於開放的Sandbox遊戲,還是有些擔憂。 畢竟,元宇宙對許多人來說仍然是非常模糊的。 他說:“當時,很害怕招致大量的責備,”“也許人們會進入其中,然後說:‘哦,就這樣?元宇宙真的有那麼無聊嗎?它看起來很醜,到處都是bug,沒什麼好玩的,’也許吧。不過,這一切並沒有發生。” Borget表示,儘管很擔心,不過12月末結束的Alpha測試,迴響基本上是積極的。 當然,遊戲還在深入開發中,有bug需要修復,但整體迴響還是令人鼓舞。 Borget介紹,多個NFT項目社區,比如Bored Ape Yacht Club、Sup Ducks和Gutter Cat Gang都參加了Alpha測試,這表明Sandbox有可能成為加密社區的元宇宙中心。 Borget透露,在alpha測試期間,擁有數萬名遊戲玩家,遊戲中地塊的擁有者數量上升到1.7萬個以上。 其他地塊NFT將在2022年全年發佈,而且次級市場已經在蓬勃發展。 展望未來,Sandbox計畫在2022年每隔幾個月就啟動一次類似的遊戲測試期,以便從土地所有者那裡獲得進一步的迴響。 該團隊還計畫把遊戲遷移到Polygon,這樣就可以在遊戲互動時把交易費用和網絡擁塞情况降至最低,也能够更廣泛地推向公眾們。 另外,Sandbox還將於2022年推出一個DAO,讓土地所有者們在未來遊戲中擁有發言權。 “元宇宙需要由人們去建造,”Borget解釋說,“一旦人們使用我們的工具進行構建並獲得了可以面向公眾開放的體驗,我們就在第2層上發佈,我認為這將是開始的好時機。”

    03/01/2022
    00
  • 趙長鵬對話Circle:既然無法永遠保護美元就應該擁抱未來

    幾天前,Binance創始人CZ做客Circle CEO Jeremy Allaire的The Money Movement欄目,進行了近1個小時的對話。 雙方並沒有聊Stablecoin相關的內容,而是從更宏觀的角度,聊了聊區塊鏈對世界的影響。 從2020年開始,全球如同打開了潘朵拉的魔盒一般發生變化,我們在關注行業內各個賽道項目的同時,獲取宏觀發展的資訊也相當必要。 律動BlockBeats將二人的對話聽譯如下,希望能對讀者有所幫助。 Jeremy Allaire:你好,我是Jeremy Allaire,歡迎來到The Money Movement,非常期待我們今天的對話。 歡迎你,CZ。 CZ:很高興來到這裡,謝謝你邀請我。 Jeremy:首先我想先談一談你選擇這一行業的原因以及對於未來的願景。 我想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來到Crypto市場當中都想有一番作為,比如建立一個新的全球金融體系、新的經濟體系,或者世界經濟活動的新管道。 我很想聽聽你的見解,你覺得Crypto將給世界帶來什麼? 在未來十年當中世界會因為Crypto的發展而發生什麼變化? CZ:從根本上說,我認為Crypto區塊鏈是一項新技術,用於建立信任的帳簿系統。 不過,就像互聯網的第一個應用只是用於資訊交流一樣,Crypto一開始只有金錢内容。 我認為借助Crypto,我們可以改進我們現有的貨幣,從而金融部門和金融科技。 我們現時的貨幣系統尚存諸多缺陷,而在我看來,我們需要在保證合規性、安全性、易用性的同時,提高交易的效率。 因為,我們需要推進Crypto科技的發展,為人們提供使用這種新技術的機會。 Jeremy:我很想聽聽你對Crypto原生企業和原生組織數量不斷增長的看法。 當前,全球經濟活動體系基本上是根據民族國家法規與跨國公司法建立起來的。 區塊鏈公鏈連接了很多孤立的金融系統,以方便人們記帳並治理。 隨著新興企業和項目的發展,Binance在支持它們方面發揮了非常大的作用,你如何看待這些新的組織形式? 當人們開始使用區塊鏈運轉資本、進行勞動以後,世界將發生怎樣的改變? CZ:你提到的話題非常有趣。 Binance在一開始想成為一個去中心化的組織,但並沒有完全做到。 我們沒有管自己叫DAO或某某公司,因為我們覺得撥開這些人為術語之後,我們的本質就是一個團隊,就是一群人在激勵體系和相互信任中共同合作完成任務。 就公司形式而言,Binance可能是首批在180個不同國家都有分部的創業公司之一,而這主要歸功於互聯網和區塊鏈。 剛開始的時候,我們只負責處理Crypto交易,讓人們在這裡通過區塊鏈存款、取款。 我們為員工發放的就業協議非常直白,其約束力主要靠的是彼此間的信任,上面會說明他們完成工作後可以獲得的公司股份或Token酬勞。 只要人們有這種信任,他們就不再需要一紙法律檔。 我們不需要有實際的公司、辦公室、總部等等傳統公司所擁有的東西,也能很好的完成工作。 不過最近我們也做出了中心化的改變,因為當我們想接觸傳統的金融系統時,他們會要求我們提供許可證、注册資訊以及公司三年的財務報表。 雖然我們不太需要這些東西,但為了滿足監管機构的要求,我們還是這麼做了。 今天,我們完全可以在沒有傳統結構的情况下組織起來,因為現在你可以用區塊鏈來進行支付。 那麼下一步,對於任何類型的組織,包括民族、國家,都可以用這種管道來加以組織,而國家稅收、公共服務等如今也都可以利用區塊鏈科技來構建。 Jeremy:我同意你的觀點,在去除掉一些不必要的人為因素之後,這些新的組織形式必將能以更高效的管道運作,為全世界創造更多的工作機會並加强人們之間的交流。 我認為,在未來的五年時間內,區塊鏈組織將成為世界上增長速度最快的組織形式。 我知道Binance花了很多時間和權威進行溝通交流,為他們講解新興技術的發展情況,投入了非常多的精力。 當你在世界各地旅行時,大家對於Crypto都有怎樣的看法,可以和我們說說嗎? CZ:現時人們對於Crypto態度還存在著非常大的差异,有些人仍然認為Bitcoin只有大毒梟在使用; 而有些人則認為這是未來的貨幣科技,是未來金融科技的動力,對於每一個經濟部門都舉足輕重——這也是現在大多數人的看法。 Jeremy:人們對於Crypto的態度已經改變了很多。 CZ:是的,變化很大,很多地方的人們都希望在不惹惱當地權威的前提下將Crypto引入當地經濟之中。 不過有趣的是,傳統金融行業反而更抗拒這種變化,因為他們需要保護現有的銀行及金融機構。 上個月的時候我去了拉丁美洲,發現那裡的很多國家都在使用美元,有30%的人口在銀行工作,他們沒有需要保護的東西。 Jeremy:在某些情况下他們可以進行跨越式發展,對嗎? CZ:是的。 Jeremy:他們會說,「既然這是一個更先進的金融系統、經濟引擎以及資本市場結構,那我們為什麼不直接將其引入呢?」 CZ:Crypto企業將帶來更多就業機會,也可以把其他Crypto元素引入當地經濟,同時也需要交稅。 這些公司可以為當地建立人才庫,對該地區經濟的未來發展非常有利。 如果你看看今天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你會發現前10名中有9名在美國,有8名是在互聯網公司:穀歌、Facebook、特斯拉、亞馬遜。 美國確實為互聯網的發展貢獻了很多,而互聯網也是不分國界的,一些公司為全世界提供很好的互聯網基礎設施。 隨著區塊鏈的不斷發展,多家區塊鏈公司也將為人們提供多種工具。 許多有眼界的國家都想吸引這些公司,所以肯定就會有競爭。 各國權威都不想成為以身試險的急先鋒,但也都不想成為最後一個。 那天我和我的朋友聊天,他說他預計五到七年以後,全世界的國家都會採用Crypto。 但我卻反駁說,「不,如果一直沒有人行動的話,這個時間還會更久。」 現在一些權威已經開始行動了,所以美國也不甘示弱,於一個月前頒佈了行政令。 英國現在想成為一個Crypto中心,而薩爾瓦多在這方面則是遙遙領先。 現在對於任何一個權威來說,採用Crypto的風險正在降低。 Jeremy:所以說,Crypto對各國權威來說已經不單單只是監管風險的問題了,而是機遇的問題。 多年來,我花了很多時間和精力給白宮的官員講述Crypto這九年來的變化。 如今,很多國家都爭先開始接納數位貨幣,因為它關係到國家經濟和競爭優勢。 權威現在正在思考穩定幣對於國家金融系統的作用,並提升了監管的明確性,這著實是一件好事。 與此同時,世界地緣經濟結構也正在發生變化,我們身處其中,見證著新秩序和格局的形成。 事實上,其中一些已經醞釀了很長一段時間,金融危機過後很多Bitcoin玩家也都看到了這些變化。 不僅如此,中國的崛起也在影響著世界格局的形成。 我們將這種新的地緣政治格局稱為新冷戰時期。 從某種程度上來看,數位貨幣將在這種重構中發揮重要作用。 在昨天美國財政部長Janet Yellen發表的演講中,她也在談論這個問題,這極大的說明了權威對於Crypto的態度已經發生了很大的改觀。 畢竟在七八年前如果我在權威會議上討論這個問題的話,他們肯定會把我趕下臺,並強調美國權威不會考慮採納Crypto。 在你看來,Crypto對維護全球一體化可以起到什麼作用? 你是否認為Crypto、區塊鏈和數位貨幣可以在某種意義上幫助世界更好的實現一體化。 CZ: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有趣和微妙的話題。 世界一種處於分分合合之中,出現了很多不同的派別。 囙此,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情况需要考慮。 對於一國權威來說,貨幣是一個非常强大的工具,因為在地緣政治中它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大國都有這種野心,但這也會引發衝突,比如戰爭與制裁等等。 世界格局正走向分裂,於是人們開始使用貨幣來擴大國際影響力。 慢慢地,人們開始尋找一種中立的貨幣來使用,也就是Crypto。 Bitcoin非常中立,它不屬於任何國家,而且數量有限,也不存在通貨膨脹。 所以說,對於那些開展全球貿易的企業來說,要想不被哪個國家凍結帳戶,使用中立的貨幣是最好的解決方法。 當然,可能會有人認為Crypto剝奪了他們的權力,雖然這在某種程度上確實如此,但Crypto也為人們提供了一個更好的選擇。…

    行業動態 05/05/2022
    00
  • 美聯儲加息預期增强,比特幣重上4萬刀

    最近隨著年報的出爐,美股市場一些去年炙手可熱的科技股遭遇重挫,下跌10-20%的大有人在。 印象中好像有人統計了一下,全球幾大富豪的財富都有所縮水,只有“最不開竅”的巴菲特老先生的持倉價值不降反昇。 這個時候,人們往往會說上一句,“薑還是老的辣”,但是也僅限於此了,因為願意做“老薑”的,實在是沒有幾個人——就像沒有幾個人願意定投大餅、慢慢變富一樣。 風物長宜放眼量。 去年,被譽為女版巴菲特的新晋矽谷投資女王“木頭姐”以其大膽押注龍頭科技股——比如特斯拉、Zoom等當紅辣子雞,以及加密貨幣——如比特幣,而一舉成名。 今年一月份,有人做了個圖,木頭姐的投資組合大幅回撤,全年漲幅已經回落到和巴菲特一樣了——真是殊途同歸,條條大路通羅馬呀。 有個段子說,條條大路通羅馬,可是有的人一出生就在羅馬。 選擇並持有自己的投資,無異於一次重新的“出生”。 一命二運三風水。 每一個重生級別的機會,都是順天改命的機會。 有人總喜歡說“逆天改命”,可是這也太狂了。 古代皇帝都只敢說自己是”順天承運”,故此頒昭。 動輒叫囂“逆天”,那是少年心中“齊天大聖”的夢。 不是少年不懂“逆”,而是少年不懂“天”。 孔子說,“五十而知天命”。 當少年老成,懂得了“天命”之後,就會知道,自己當年的“逆反”,實在也是天道規律之一。 所以改命,不是逆天而行,實在是天道的規律,本就是改,本就是變,本就是易。 所以中華文化之本源,先人對宇宙規律之總結,歸於一字,那就是“易”。 著書立說,稱為《易經》。 易經,講的就是改變的道理。 重生改命,要小心你的選擇。 選錯了,就要再經過坎坷、曲折、摸索,才能到達羅馬; 選對了,直接就降生在羅馬。 接觸、學習投資,從八字訣定投比特幣並長期持有開始,就是選擇了出生在羅馬。 2月4日美國勞工部公佈了2022年一月份的非農數據。 出乎華爾街很多機构的悲觀預測——主要是去年12月非農數據實在不好看(參攷閱讀:2022/1/8文章《美國非農數據之謎思》)——意料之外,1月份就業大增46.7萬人,遠遠超出市場預期的15萬人。 就業增長主要在飯店、住宿、招待、餐飲這些服務業有關部門。 此前因為擔心受Omicron的影響,私有企業紛紛縮編了一些401K崗位。 所以此次非農數據出爐,給了市場一個大大的意外。 就業數據超預期的好,不是說明經濟在恢復嗎? 美股為啥還跌了呢? 因為中間有美聯儲這個變數在。 美聯儲的貨幣政策,眾所周知,是保持就業率和控制通脹率雙名額。 現在就業率好,就給了美聯儲更大的信心去收水、加息、縮錶,以便於滿足它追求控制通脹率的政治正確。 所以就業數據一出,市場馬上就有分析師出來嚷嚷,美聯儲三月份提前加息的可能性又增强了。 於是市場做出了反應,債市上升,股市下跌。 有個有趣的數學題。 說找一大群人,從0-100之間選一個整數。 如果你選的數位和所有人的數位之平均數的二分之一最接近,你就獲勝了。 請問你應該選擇哪個數呢? 如果你這麼琢磨:假設所有人無腦隨機選擇,那麼均勻分佈的數位平均數會是50,一半就是25。 但是別人肯定也會這麼想呀。 於是大部分人不會隨便選,而是會選25,那麼我應該選和25的一半12.5最接近的12或13。 這就叫我預判了別人的預判。 但是別人肯定也能想到這一層的呀。 於是很多人不會選25的,而是會選12或13,那麼我應該選12或13的一半,也就是選6。 但是別人也很有可能會想到這一層的呀……於是不斷推理下去,我最終的選擇將無限趨近於0,也就是[0100]*(1/2)^n當n->∞時的極限值。 但是,這道題目並不是數學題,而是一個心理學問題,或者博弈論問題。 有人做過實驗,不過實驗的參數用的不是二分之一而是三分之二,最後平均數是19,也就是說,選擇13將會獲勝。 從這個實驗的統計資料[1]可以看出,人數最多的三種人依次是:思考了一步(一階)的人,選了33; 思考兩步(二階)的人,選了22; 沒有思考(零階)的人,選了50。 對應於二分之一參數的情况,應該就是選25、12或13、以及50的人。 但是,無腦人士畢竟少於足智多謀之人,平均而言應該會在12或13附近。 所以結論是,選擇6左右的數贏面較大。 當我們面對中間變數極為複雜的金融市場時,大部分的博弈都是這種無限遞迴式的推理。 這裡沒有嚴格優勢策略(strictly dominant strategy),只有對福斯智力的揣測。 實驗證明,絕大多數人的平均智力,大概效果相當於二階智慧的智力水准,也就是很多人所謂的預判了別人的預判的水准。 所以,你要比二階智慧高一階,但必須僅僅高一階,就能獲得最大的贏面。 思考階數過多,反而又偏離了正確的結論了。 所以,太愚鈍是錯的,太聰明也是錯的。 只有恰到好處,才是智慧。 隔夜比特幣強勢拉升,突破30日線並站上4萬刀。 美股跌大餅就一定要跟嗎? 美聯儲加息就會造成大餅轉熊而沒有下半場嗎? 市場呈現出一定的表面的規律時,常常是在培養你的思維定勢而已。 當你思維定勢已成,市場就突然打破規律,殺你個措手不及。 但當上漲與加息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你心中加息無關於下跌的定勢又成之時,就是牛市轟然崩潰之日了吧? 等到下半場狂歡之日,願你記得今日下半場還未到來之前的告誡,再回頭來讀一讀,今天這篇小小的文字。

    05/02/2022
    00
  • BNB幣表現遠超比特幣、乙太幣! 幣安幣去年暴漲1300%

    最新資訊顯示,在市值排名前3的加密貨幣當中,幣安幣(BNB)今年飆漲約1300%,狠甩2大競爭對手比特幣及乙太幣。 BNB遠超比特幣、乙太幣! 市值第三的BNB幣今年飆漲1300% 儘管比特幣近期略顯低迷,仍在2021年創下佳績,但據最新資訊顯示,在市值排名前3的加密貨幣當中,幣安幣(BNB)今年飆漲約1300%,狠甩2大競爭對手比特幣及乙太幣。 《彭博》報導,根據Arcane Research的數據,由加密貨幣交易所幣安(Binance)所發行的幣安幣在2021年上漲近1300%。 相比之下,比特幣今年上漲65%,乙太幣上漲408%。 報導指出,BNB在幣安平臺上廣受採用,它同時也是幣安智慧鏈(Binance Smart Chain)的原生代幣,該區塊鏈平臺支持用於去中心化金融(DeFi)等其他應用的智慧合約。 Arcane Research指出,隨著幣安智慧鏈成為乙太坊區塊鏈的挑戰者,將有助於推動BNB續漲。 其他競爭幣今年也受惠於數位資產興趣激增及加密生態系統擴張,像是與其他區塊鏈平臺相關且支持智慧合約的加密貨幣Solana和Fantom,今年的回報率甚至超過BNB。 Arcane Research指出,儘管比特幣在2021年表現強勁,但他們觀察到源源不斷的資金正流向競爭幣。 該公司分析師預測,與元宇宙、GameFi及乙太幣殺手相關的加密貨幣將具有強勁動能。 根據CoinMarketCap數據,截至北京时間下午13:22點37分左右,幣安幣在過去24小時下跌3.21%,暫報518.6美元。

    01/01/2022
    00
  • 巴菲特和芒格再次抨擊了比特幣沒有價值

    4月30日,“股神”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2022年年度股東大會在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市舉辦,也是時隔兩年之後再次回歸線下。 查理•芒格(Charlie Munger)一同亮相現場。 芒格在被問及比特幣時,再次毫不掩飾地表達了對比特幣的厭惡,並稱比特幣是“邪惡的”,將給人帶來傷害。 “虛擬貨幣並沒有生產能力,它後面也許在被人炒作,如果你感覺虛擬貨幣能幫助你打造魔法,那將損失很多錢。” 芒格說。 芒格認為,比特幣的邪惡性有三方面:一是其價值最後會變成零。 二是比特幣將降低美國貨幣和美聯儲的系統能力,動搖政府可信度。 三是現時比特幣已經被一些國家所禁止,但仍吸引著美國做著各種各樣的愚蠢假設。 “我們已經有了一種數位貨幣,即銀行帳戶。” 芒格說。 巴菲特也表示,比特幣並不是一種有生產能力的資產,它的價值就是取決於下一個人給上一個擁有比特幣的人付多少。 “如果你有農場有公寓,它們有生產能力,會給你帶來租金和產出。 但是如果我手上拿的全是比特幣,這個比特幣背後會有很多的迷思,人人都可以打造這樣的神秘故事。 那人們就會問,我為什麼要買比特幣? 為什麼不把它稱為巴菲特幣? 什麼樣的迷思都可以有。 巴菲特強調,資產要有自己的價值的話,必須要能够交付生產力,交付它的價值。 “沒有辦法去憑空造出一個東西,幫助其他人賺錢。 芒格對比特幣的厭惡是一以貫之的。 今年當地時間的2月16日,芒格在日報期刊公司(Daily Journal Corporation,一家芒格擔任了數十年董事長的洛杉磯報業公司)的年會演講中分享他投資想法時,便責備了比特幣等加密貨幣。 “希望加密貨幣能被立即禁用,回避它讓我感到自豪。加密貨幣就像性病一樣,它讓我不屑一顧。人們之所以採用加密貨幣,只是因為它在敲詐、逃稅等非法活動中有所用途。” 芒格彼時說道。

    05/05/2022
    00
  • 談談加密貨幣市場為什麼正在加速美股化

    當下,美國市場加密交易量呈上升趨勢,成交總量占比從2021年11月份的36%,上升至2022年1月份的43%。 此外,比特幣與標普500指數90天相關性觸及歷史新高,達到0.41,比特幣走勢與標普500指數在近90天內的有著41%的相似性。 回顧歷史,2013年以來,兩者相關性始終處於-0.2到+0.2之間波動,唯一一次超過0.4發生在2020年4到10月份。 此後,一直在0.1以上波動。 說明,加密市場與美股走勢强相關,而且加密市場與美股走勢一致性越來越高。 那麼,加密市場是否真的要美股化了? 這又會帶來哪些影響? 1、加密市場為何會美股化? 在灰度、MicroStrategy、特斯拉等巨頭加持下,來自華爾街的行業巨擘與上市公司持有的比特幣總量占總流通量的近10%。 FiatLeak資料顯示,當下主流加密貨幣正流向北美,這些都是加密圈美股化的重要原因。 FiatLeak名額用於跟踪法定貨幣與加密資產間的交易,例如,當比特幣的最新成交在曼哈頓使用美元進行時,那麼圖示比特幣就會流向美國。 下圖是比特幣在全球各國的流向。 下圖是乙太坊流入全球各國的情况。 下圖是Sol流入全球各國的情况。 誰才是加密世界的王者,一目了然。 顯然,美國才是加密資產最大買入國。 這些共同决定了加密市場的最終走向,即朝著美股化的方向越走越遠。 這又會對加密市場產生怎樣的積極影響? 很顯然,加密市場的美股化,勢必會為該市場帶來巨量資金,進而實現加密圈投資者所暢想的“永恒牛市”。 回顧標普500指數歷史走勢,自1993年以來,該指數從底部432點上漲至最高4818點,近30年漲幅超過10倍。 而納斯達克指數表現則更為誇張,該指數從1991年的353點上漲至近期16000點,30年漲幅超過45倍,雖然納指遭遇過2000年互聯網股泡沫,但泡沫過後的科技股一騎絕塵,從2002年底部的1300點強勢飆漲至16000點。 如果加密市場真的能够實現美股化,慢牛與永恒牛市或許會成為現實。 不過,需要強調的是,美股股指的“不停漲漲不停”是建立在“國家意志”之上,需要暢通無阻的金融基礎設施與强大的用戶群體作為基礎,需要完善的證券法規範與强有力的監管作為保障。 雖然當下的加密圈具備強勁的創新能力,但並不具備美股“永恒牛市”的基礎。 此外,由於加密資產過快地朝巨頭集中,勢必也會帶來一些弊端。 例如,當機构不再通過灰度增持比特幣時,GBTC嚴重的負溢價會對整個市場產生巨大的負面影響,再例如負債購買比特幣,持有比特幣總量超過12萬枚的MicroStrategy,一旦發生金融危機,是否也會對加密市場產生衝擊? 2、美股化會帶來哪些影響? 首先,機构將對加密市場產生决定性影響,甚至能够决定牛熊週期。 以灰度信託為例。 2013年開始,灰度便開始通過GBTC/ETHE等加密信託大手筆增持加密資產,截止2021年2月份,通過灰度託管的BTC數量達到65.5萬枚,這些比特幣均為機构買入,交給灰度代為管理,例如大名鼎鼎的羅斯柴爾德家族基金就通過灰度信託持有價值近100萬美金的GBTC。 現時,1份GBTC對應0.00092988個比特幣。 早在2014年前,GBTC允許通過灰度贖回實物比特幣,2014年被SEC處罰後,GBTC不再支持贖回。 此外,根據《美國1933年證券法》要求,比特幣與乙太坊等加密資產兌換GBTC/ETHE之後,需要鎖倉6個月,之後會被解鎖,允許在次級市場交易。 其他加密資產兌換成相應信託之後,需要鎖倉12個月才能在次級市場交易,例如萊特幣(LTC)被兌換成LTCN信託之後,需要鎖倉12個月,之後才能解鎖,並在次級市場流通。 2020年3月份至2021年1月份,灰度總管資產總額,從30億美元暴漲至600億美元,漲幅20倍,BTC價格從3000美元暴漲至4.1萬美元,灰度堪稱牛市發動機。 此外,牛市行程中,GBTC一直保持5%到15%的正溢價。 歷史上,GBTC最高正溢價發生在2017年12月份,達到150%。 乙太坊信託同樣如此,本輪牛市行程中,ETHE一直保持10%到20%的正溢價。 歷史上,ETHE最高正溢價發生在2020年6月份,達到1200%。 時過境遷,灰度信託已變得不那麼“香甜”,甚至有些令人“生厭”。 最新資料顯示,GBTC負溢價達到25%,ETHE負溢價達到19%。 此外,自2021年2月份之後,幾乎所有的灰度信託均進入負溢價區間,這一趨勢一直延續至今。 此外,自2021年2月份至今,機构幾乎不再通過灰度增持加密貨幣,這也是本輪熊市的起點。 一方面說明了華爾街機构對後市的看法,另一方面也彰顯了加密市場過於集中化帶來的弊端,即灰度一家就能决定加密市場走勢。 再以MicroStrategy為例。 2022年1月份以來,MicroStrategy股價從560美元暴跌至300美元,跌幅高達46%,雖然這與比特幣價格下跌有一定關係,但根本原因在於SEC駁回了該公司的NON-GAAP會計策略。 所謂NON-GAAP會計策略,是指在統計資產負債時,帳上的BTC只計盈利,不計虧損。 SEC駁回NON-GAAP會計,改用GAAP會計策略之後,正好顛倒過來,賬上BTC只計虧損,不計盈利。 那麼,這是否會導致Microstrategy陷入恐怖的死亡螺旋? 即比特幣價格下跌——股價下跌——融資能力下跌——破產——比特幣遭到清算。 要知道,Microstrategy股票MSTR之所以能够在2021年2月份飆漲至1315美金,就在於其大手筆購入比特幣。 而且還能够在今年6月份發行6億美金的垃圾債券,用於購買比特幣。 現時,Microstrategy共持有比特幣124391個,均價29900美元,價值47億美元。 而Microstrategy美股總市值僅為35億美元。 當下,在GAAP會計策略與BTC價格下跌的雙重打擊下,Microstrategy最終是否會陷入破產? 此外,根據Microstrategy 2021年Q3財報,虧損高達3610萬美元,在覈心業務虧損,比特幣大幅下跌,且來自比特幣的投資虧損被計算在資產負債表的情况下,Microstrategy是否會面臨流動性枯竭,並陷入舉步維艱的境地,假設最終破產資產遭清算, 12萬個比特幣對市場的破壞力將會是毀滅性的。 綜上,在華爾街强大的資本控場能力下,加密市場已不再是那個“沒人要的孩子”,早已變成巨鯨的樂園,但更大體量的巨鯨也會產生更大規模的“鯨落”,當然也會帶來更大規模的殺傷能力。 不過,極端事件只會在極端情况下發生,加密市場依然有很大增長空間,切勿因噎廢食。

    06/02/2022
    0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